天安门广场的记忆
导读说实在的,现在还想寻找少年和青年时候的那种对天安门的感觉和那份情怀,但是已经很不容易了。难道是我真的老了吗?难道是我真的情感起了茧子了吗?
1
记得第一次去天安门广场是1969年10月1日的夜晚,那次实际上并没有进入天安门广场,也没有看到天安门,只是站在前门楼子那里看礼炮兵放礼炮。这是第一次近距离的接近天安门广场。
那次是和哥哥去的,从郊区老家骑车70多里,晚上住在前门外亲戚家,先到居委会报导,然后去派出所登记,特别是十一期间,在那个时候是很正常的事情。
2
1970年冬天寒假去父亲工作的单位住了两天,在公主坟,然后我一个人乘坐大1路去天安门。天安门是早就想去的,它是全中国人们甚至是全世界的人们日夜向往的地方啊!我也是一直这样想的。
大1路的售票员是个不错的解说员,知识很丰富,现在这样有热情有知识的售票员几乎很难找了,那个时候的售票员比李素莉热情,知识也丰富。售票员解说着: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天安门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场。天安门到了,乘客同志,您在这里可以看到庄严雄伟的人民大会堂,雄伟壮丽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广场的东侧是中国革命和历史博物馆。
下了车,我终于看到了向往以久的天安门,我内心感到十分的激动,我终于看到你了!我一直想望的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人民大会堂和中国革命和历史博物馆。
这次来一定要在这些伟大的建筑物前面留下纪念的,一定要拍照几张照片的。拍照天安门的留影是排很长队的,照相的是大北照相馆的,那是北京一流的照相馆,那个时候北京最好的照相馆就是王府井中国照相馆和前门的大北照相馆。虽然是一月份的三九天,但是为了留下难忘的纪念,就是天再冷也要排队等。
那次我在天安门和纪念碑留了影,记得每个拍照是四毛钱,一共花了八毛钱,值了。照片是二寸的,120相机拍的。写好邮寄地址,一个星期以后照片就给邮寄来了。
3
1971年3月,记得是巴黎公社多少周年的日子,我和两个要好的同学又去了天安门,那次父亲给我们搞到了北京地铁的车票,那个时候地铁还没有正式运营,都是关系户发的,父亲说:你们看看去,不错,每个地铁车站都不一样。
那次是直接乘坐地铁去的天安门,真快!一会儿就到了。我们三个在天安门前留影,每个人的胸前都佩带着很大的毛主席纪念章,我们都带着军帽,当然没有帽徽。
4
上初三的那年,也就是1972年,那年暑假我去了父亲那里大概一个星期的样子,又有机会去天安门了,这次在人民大会堂前留影,我穿着跨栏背心和制服短裤拍照的。
初三毕业之前,年级组织我们去了天安门,几个关系不错的同学在天安门留影。
几次去天安门感觉都不一样,那个时候去了多少次也没有够,总有一种天真崇敬的心情,天安门广场太伟大了,因为它是我们伟大祖国的心脏,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
5
以后又去了多少次天安门广场,现在已经记不清了。印象最深的一次是1977年1月8日,那是周总理逝世一周年的日子,生产队团支部组织团员去天安门,天安门和纪念碑前摆满了花圈和挽联,还有很多的纪念诗歌。
这次去的目的就是来缅怀周总理的,我们那个时候对周总理很崇拜,真的认为他是中国人民的公仆,那个时候的感情是无法用今天的语言和今天的想法来衡量的。
6
后来进了北京城,特别是有几年住在东城,几乎天天骑车早晚从天安门广场经过,也就没有什么感觉了;住在西城的时候离天安门很近,但是也不怎么去的,除非有时候办事经过天安门广场,看着围着那么多人等待看升旗,我想大概都是外地来的吧?其实自打举行升旗仪式以来,我一次也没有看过,不像过去那样,心中已经没有什么感觉了。
说实在的,现在还想寻找少年和青年时候的那种对天安门的感觉和那份情怀,但是已经很不容易了。难道是我真的老了吗?难道是我真的情感起了茧子了吗?我不知道。我很想回到那个天真浪漫的学生时代,但这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