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好《探阴山》
''''
''
叫好《探阴山》
作 者:野狼闲卧
编 辑:好 相 处
没有任何人能到“阴曹地府”中去追查案情。但是我们有一出叫《探阴山》的戏,就把身膺“最高检察院院长”、“最高法院院长”两职的开封府包公,写成了一个比“国际刑警”还牛的干臣,为查清颜查散“杀”柳金婵这件冤案,居然由阳界闯进了冥界,探查得到了确凿的“鬼证”、“物证”,严惩了元凶。
这出由裘盛戎先生主演的包公戏,不仅是因为他的嗓门好才叫好叫座,从去《探阴山》包公的身上,折射出那种高官能下基层、敢下“最基层”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这更是老百姓打心眼里所希望和喜欢的;包公的光辉形象出来了,反衬他的却是判官诿过饰非的恶习、徇私舞弊的卑劣行径,这恰恰又是老百姓所不齿和痛恨的,《探阴山》符合了百姓的立场,它焉能不红?
然而,包公《探阴山》并不顺利。他跑遍了“悲惨惨、惨悲悲、阴风绕”的森罗殿,但就是找不到“证鬼”(柳金婵死了自然是“鬼”)的下落,连“公安户籍”中也不见“迁徙”的踪迹。查“生死薄”找“真凶”,档案中又真实地预录着某年某月某日柳金婵为颜查散所杀。正在案情一筹莫展、山穷水尽之际,地府一个“普通群众”、“油流鬼”义无反顾地检举揭发了判官瞒着阎娇君、包庇罪眷、私改档案、幽禁柳金婵的种种犯罪事实。包公探得真凭实据,依律说服阎君当场铡了那个在他身边总揽事务的判官,并举荐正直正派的“油流鬼”取而代之。洗了冤、惩了恶、扬了善。
尽管《探阴山》说的是几百年前大宋朝的事,但看来总觉得有几分眼熟。譬如说“依靠群众办案”啦,“群众眼睛雪亮”啊,“用人要正直正派”啦,“领导要管好身边的人”啦等等。但是最令人眼熟甚至眼热的还是包公善于负责、敢于负责、勇于负责的那种无畏无我的工作精神。一个阳间的“官”在阴间的“君”面前能够坚持原则、刚正不阿,而且管事“管出了河界”,这需要何等的正义感、责任心和不怕死的胆魄。也难怪他的美名为世人传颂至今。
其实说到底,从一出《探阴山》中,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包公的工作作风还是工作精神都很正。包公他身上的最亮点也就是一个字:正。
只有正,才能胸怀坦荡、正气凛然;才能做到无欲则刚、邪不侵正。这样的官、这样的人老百姓是喜欢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