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小便问题看扭曲的城市化
导读吃喝拉撒新陈代谢本是人类最基本的生理需求,但是基于上述原因,这种最基本的需求也被忽略了,厕所遂成为稀缺资源。许多人家共用一处厕所的情况随处可见,好多出租的房屋没有厕所的现象更是司空见惯。
民间有句很粗俗的话:“管天管地,管不住屙屎放屁。”(对不起,正在吃饭的朋友,请回避一下,我实在不愿影响你的胃口。)这话告诉我们两层含义:第一,吃喝拉撒是我们每个人所必须的;第二,这种必须的生理活动具有一定的突发性和偶然性。因此,每次出门之前,我都不忘往口袋里塞两张卫生纸,以防不测。
幸好至今为止,我体内的生物钟一直比较准时,这种小概率事件没有应验在我身上,否则可就惨了,因为我发觉当代都市的公厕实在难找。不用闭眼我都可以想象,一个突然内急的人,弯着腰捂着肚子,满大街的寻找厕所,脸上的表情有多么气急败坏。毕竟,生活在文明城市的现代人,面对着川流不息的人群,又有谁有勇气把自己的身体暴露于外,即使你的再与众不同出类拔萃!
然而凡事也都有例外,比如我现在所居的城市,苏州。来苏州这么久了,它给我的印象只有两个:一是水多;二是随地小便的人多。对于前者,属于地理原因,我们勿须多论;但是后者,就不免让人叹为观止了。一个人,大白天,站在道路的两侧,不需要夜色的庇护,不需要树丛的遮掩,他只一个转身,挺起道具,飞流直下,成为苏州这个旅游城市所特有的一道风景线。
初来苏州,对这种现象颇不能理解。这和先前那些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幕天席地茹毛饮血的蒙昧古人有何区别呢?要知道,城市可是文明的象征啊,而文明之所以为文明,就是因为人们知书守礼,懂得礼仪廉耻。何况还是千年的文化古城?然而电视上看到一些领导和砖家“言必称GDP”,并且一味地陶醉在数字的增长之中,我才深知,那一泡尿是绝对冲刷不出翻新的GDP的。尤其是在房价暴涨城市寸土寸金的今天,一个政府领导在每一次土地买卖中,无论是扮演“地主”的角色或是“黑中介”的角色,所获得的实际收益都要远大于建一座服务于全民的公共厕所,这恐怕也是长期以来真正惠及全民的公共设施一直普遍缺乏的真正原因。
与此相对应的是南方人的“精明”。众所周知,苏州是一个经济大市,经济的迅猛发展吸引许多外地人蜂拥而至,这么多外来人口自然带动了当地的衣食住行吃穿住用。在房价一路飙升的同时,房租也紧随其后一路高涨,比如我所下脚的地方,虽是郊区,但最低的房租已达到400元每月,利益的驱动使许多当地人纷纷在家造起了房子,但是在惟利是图的心理下,许多人宁可多造一间房子也不愿去多造一间厕所,因为一间厕所的面积刚好可以多建一间房子,从而追求利益的最大化。
吃喝拉撒新陈代谢本是人类最基本的生理需求,但是基于上述原因,这种最基本的需求也被忽略了,厕所遂成为稀缺资源。许多人家共用一处厕所的情况随处可见,好多出租的房屋没有厕所的现象更是司空见惯。于是随地小便开始出现,刚开始是偷偷摸摸躲躲藏藏,慢慢地大家习以为常竟相效仿,久而久之便蔚然成风了。耳濡目染之下,本人也屡屡产生跃跃欲试的冲动,幸亏多年来的知识教化,才使得自己在关键时刻悬崖勒裤——可惜委屈了肾!
其实,公厕问题本是老生常谈,但是常谈之后依然不得不谈,我们也就只好长叹了;反讽的是我们今天一些城市的发展是多么的偏执。我认为,任何时候,任何一座城市的发展都应该是以人为本的,追逐数量的同时更要保证质量,发展GDP更要兼顾GNH,我们不能要求一个城市的核心建筑群都是厕所,但是我们也绝不应该让一个突然内急的人捂着肚子连跑几条大街都找不到一片可以自由放松的地方。看着路边那一个个随地小便的人,我的心里总是生出一种莫名的悲哀;如果说先前的古人随地小便属于愚昧和无知,那么而今的人们则更多的是出于悲哀和无奈。小便虽小,可以喻大。
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