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坟记
今天去给父母上坟,下车后,敲表哥家的门,无人应声。仔细一看,门是虚掩着的,推开大门,拿出铁铲,竹扫把,来到坟前。今天天气特别阴冷,竹林里一遍肃然,风儿吹得竹叶儿满地,枯黄的竹叶洒落在父母的坟前,踩上去吱吱作响。
我用竹扫把扫去落叶,用铁铲铲去了杂草。点好香烛,开始烧纸,火焰欢腾的飞舞着,好像父母知道给他们送钱来了。
我蹲在坟前,想着父母在时的温馨场面:小时候家里很穷,但很温暖。特别是过年时,家家忙着打扫卫生,泡酒米,推汤圆。大年三十我们偎在被窝取暖,父亲煮好汤圆给我们端到床面前,好温暖啊!有一次我哥杀鸭子,没逮稳,杀了一刀没杀死,满院子的跑。最后逮到鸭子后,杀了洗净,母亲回来直夸哥哥能干,母亲去找鸭杂,准备清理后用来炒菜,到处没找着,结果一看汤锅里,鸭子连剖都没剖就煮起了。
我家三姐是我家最漂亮的,也是最早工作的,小学毕业就到川棉一厂上班了。三姐人漂亮,心地又善良,工资全拿回家。当然母亲待三姐也挺好的。家里穷,吃面都算很奢侈的,那时我很小,看见三姐吃面哪个香啊!在旁边直吞口水呵呵。
母亲是我们家的主心骨,大事小事皆由母亲做主。我们家五子妹,我最小,父亲在成都五金公司上班,母亲带着我们五子妹在家务农,很辛苦。
我们能从农村出来,全拜我家三爸冤枉我母亲拿了他家1元钱,(54年1元钱,相当于现在1000千元吧)母亲刚直的性格,岂肯受这冤枉,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无声啊!一怒之下,连更守夜的把我背起,(我当时还是个奶娃儿)牵着哥哥姐姐直奔羊马河渡口,当时连坐船的钱都没有,给摆渡人连说好话,加上乡里乡亲的,摆渡人把我们一家免费送过了河。就这样我们从老家温江来到了成都。
母亲手很巧,织毛衣,织毛线帽子,织小孩的毛线鞋子,再加上母亲为人和蔼可亲,能说会道,我们才得以在成都生存下来。
我小时候很讨人喜欢,绰号“乖乖”,成绩也好,班主任也很喜欢我。我母亲更是一点心都不操,呵呵。还记得教母亲唱“月亮在白莲花般的里穿行。。。”现在想起过去,虽然穷一点,但家就是我们幸福的天地。
自从父母去世,哥姐各有工作家庭,亲情也逐渐淡薄,没了父母,雾都孤儿般的活着,享受不到家庭的温暖,亲情的呵护,心里总是少了点什么。今天来到坟前,见父母的坟静静的没有人来扫墓,不由一阵感伤,悲从心来,我发誓:我今后徜若西归,一定不埋葬,让女儿用鲜花伴随我的骨灰,洒入溪水潺潺的山涧,让我的灵魂与大自然共存。
生有何欢,死又何惧!生命对我来说,轻如鸿毛。但既然还活着,就要像泰山一样屹立,挺直脊梁做人,过自已想过的生活,走自己想走的路!!!
人生:岂能尽如人意,但求不愧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