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变野鸡――对凤凰商业化的思考
导读在来湘西之前,对于凤凰的印象是翠翠活泼纯真的眼神,是老船夫狡黠朴实的笑容,是清澈到透明的沱江在古旧的吊脚楼边缓缓流过。
我们对凤凰小城的印象大多应是从沈从文先生那里得到的。可在这次阅读凤凰的过程中,我没有看到沈老先生家乡应有的宁静,朴素,自然。相反的,在我的视线中,高贵的凤凰变为了一只粘了各种颜色羽毛的野鸡,显得不伦不类。
在来湘西之前,对于凤凰的印象是翠翠活泼纯真的眼神,是老船夫狡黠朴实的笑容,是清澈到透明的沱江在古旧的吊脚楼边缓缓流过。可现实的情景却无情的将我的幻想摔得支离破碎。商业侵略使物欲思想大肆盛行,文化成了一层外衣,里面却是赤裸裸的金钱。整座古城没有了深沉的历史氛围,而只是充满了铜臭味。她的外城已成为湘西城中村,垃圾与尘土齐飞,噪音共摇滚一色。可以说是满目疮痍,令人难以忍受。内城虽还不至于此,但也成为了一条名副其实的购物街,景区的建筑与里面的陈设大都不是原貌,经过后人的画蛇添足,各种故居已成功的能让原主人三过家门而不入。那迷人的细腰翠柳因旁边的声声叫卖已不再婀娜,柔媚的河水因密集的小船已不再明澈。我分明看见,小城清秀的面貌已渐渐模糊,明亮的嗓音已慢慢扭曲。
说了以上废话,我只是想说明,现在的凤凰已不是那个为我们等了千年的凤凰,他把沈先生都从“归人”变成了“过客”,现在的归人只怕是那些商店的老板和其他各种利益群体。那么,凤凰还能否回到过去,散发出诗意的光辉呢?
商业化凤凰本没错,但我们不能乱化,不然我们迟早要把自己“化”没了。文化从来就不是水中的浮萍,它是大树,扎根于我们的方方面面,又在各种领域渗透得以体现。经济的发展完全可以与凤凰文化的展示相依存,商业的力量甚至可以成为当地文化宣传与展示的一股助力。毕竟,将文化变成博物馆中的标本也是我们不愿见到的。例如 我去的“魅力湘西”晚会就不错,用商业来宣传文化,用文化拉动经济。我想,凤凰也应这样做,只有这样,凤凰才能在游客心中变成真正的故乡。
我希望未来的凤凰既是商业的,也是文化的。它将是历史和现代的融合,是自然与人文的共鸣,我这样期待着。
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