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国宝
导读季羡林作为我国的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和国宝,他的一生是无悔的,但是我们又有多少人了解他的心灵、他的情感的孤独呢?好在他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一直有自己的亲人陪伴,其他都算不了什么了,这个时候最重要、做宝贵的就是亲情。
季羡林先生作为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和国宝,在爱情家庭亲情方面是孤独的,也留下很多的遗憾。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没有充分地享受爱情今天和亲情。这有自身的原因和种种人为的因素。正是季老先生高深的学术造诣和对中国文化的杰出贡献,被誉为国宝,才使得有些人为了自己的私利,国宝控制起来,掌握在自己手里,这样是能够获得巨大的利益的。使得季来先生被封存起来,不能与自己的家人见面,给外界这样一个信号:季老先生没有自己的直系亲人,甚至没有自己的后代儿女。一句话,除了季老那个已经过世的、没有文化的老伴,他已经没有一个嫡系亲人了。季老曾对前来看望他的央视主持人朱军说自己没有嫡系亲人。
事实上又是怎么回事呢?
事实上季老是有自己的儿女的,季老的儿子已经74岁,隔了13年,在去年11月才见面。为什么会这样?季老的儿子季承道出其中的一些原委。
季老的婚姻并不美满,季承的母亲大父亲四岁,只念过小学,认字不多,季羡林出国或是他们在国内分居两地时,母亲也没有给父亲写过一封信。但在打理季家日常生活上,母亲却勤勤恳恳,含辛茹苦。对这样一位妻子,季老口头上评价很高,情感上却很平淡。
季老与儿子、父与子的决裂,发生在1995年春天季承母亲病重期间,当时,父子闹了家庭矛盾,在气头上的俩个人都说了一些气话狠话,双方连面也不肯见了。
在儿子看来,父亲没有把与母亲的婚姻终止是件好事,但也带来很多的负面影响,后果不仅影响了父亲和母亲,也影响了家里每一个人。再加上一些人为的因素,父子近在咫尺却不能相见。这些都是由于季老身边的一些工作人员从中作梗,目的是牢牢地控制季老,因为季老是国宝,是财富,在他身上是能够获得巨大的利益的。所以他们从中阻挠他们父子相见。这对于季老来说,也是挺悲哀的一件事情,父子那么多年没有相见,有自己的责任,但那些人为的因素难道不值得我们反思吗?人怎么能够这样呢?这样的人不是太卑鄙无耻了吗?
季承几次探望父亲都被堵了回来,父子根本没有见面的机会,最终由于友人的牵线,73岁的季承终于在北京310医院的病房见到父亲。“父亲!”季承一开口就跪在地上磕下了头,起身时泣不成声。“您有什么要训斥我的吗?”季老虽然很激动,但语言仍然平静:“我有什么可批评呢。过去的事情就过去好了。”此时季老已不能行走,视力衰退,老人只能看到儿子模糊的身影。季承带来了季老喜欢的家乡食品,亲手喂给自己的父亲。季承说:父亲说和我在一起的半年时间,是他一生最幸福的时光。这样季承在301医院陪伴了父亲半年最后的时光。世界上有什么比亲情更伟大的吗?不管是什么原因,亲情是永远阻隔不了的,任何人为的因素都是扯淡,也更暴露了一些小人的可耻嘴脸。亲情是无私的,也是人生最应该享受的幸福,没有亲情是多么孤独啊!
季羡林作为我国的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和国宝,他的一生是无悔的,但是我们又有多少人了解他的心灵、他的情感的孤独呢?好在他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一直有自己的亲人陪伴,其他都算不了什么了,这个时候最重要、做宝贵的就是亲情。
季老的爱情是过去家庭包办的婚姻,对于他这样一个有文化有学问有抱负的学者来说,爱情是苦涩的,他的一生没有得到真正的爱情,更不要说幸福了。中国过去很多的大学者都是这样,他们具有先进的理念,具有渊博的知识文化,但他们摆脱不了传统的观念的影响,这也同样说明季老的善良与牺牲精神,但伴随他的是一生的孤独。这也是很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人生不可能什么都能够得到,不可能什么都追求得到,人生总会有遗憾的,这就是人生。
2009.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