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记
导读人们在议论房子的问题是都是惯性思维,看涨不看跌。房子的问题是一个大问题,就得从大的角度去想问题办事情。连马克思都讲了,价值规律,我们就坐在家里等着中国房价跌吧!可能吗?随着一切的一切都在上升时,房价不爆涨已经是够给中国人面子了。
一
早上起来就给买房的小李打电话说,什么时间能看我买的房。她说最近就可以去看看新房了,因为我已经很多次从我买的新房的小区门前坐着公车来来回回看,就是没有走进去看看。想着要去看房,就有了想写的东西。
如果说为了买房,那么要写的辛酸应该是蛮多的。从哪开始说呢?满纸荒唐言,提笔烦恼而至。中国人,辛苦一辈子似乎是为了一套房子。这种思想在这几年里,越来越明显。而这样的境况没有改变,反而愈演愈烈。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房子不能不说是一件人生的大事情。可是,谁又能一手一次掏出这么多的钱呢?算一算,收入就知道了。而房价一路飙升,就没有喊过说消停一会儿。
二
我之所以选择要成为房奴,有这样几个不成文的原因。一来是孩子一天天长大,将来总得有一个窝吧!二来我们目前的状况仍然是漂在西安。说这话,一点不假。随着发展,我们想着改变这样的漂居的生活,能够稳定下来。仔细一想,稳定是相对的,漂的感觉是始终的,正如运动没有停过一样。可惜的是我们人生一辈子如果总是漂着,那么手头是不会有积蓄的。这是很简单的道理。
买房,第一件事情就是看房,了解房市场。从买房谈房市,我应该是对西安的有一点了解的。最早,在我面前谈房子问题是我的一名河南学生,他的姐姐在西航花园作售楼小姐。为了能了解更多的买房的消息,我先后多次咨询过。现在想想好可怕的啊!当时,西安的房价是一千二百元。那是2002年,我刚毕业参加工作。而我可怜的工资是一月五百元钱。第一个月的工资,其中380元作了WTO培训费,20元向陕西汉中和华山水灾人民捐了款,剩下的是100元钱。我没有办法,从贾志英老师处借了几百,后来上班都半年了才还完借的钱。所以说那年月,买房对我是遥远的梦。就是这样的梦,一次次地来回在我的脑子里去了又回,将来一定要有房。
这之后,我就很留意西安房市。人,怕就怕没有梦想,的确是这样的。在没有谈朋友前,家里人说房子很快就会有的,劝我别急。我想,身边的单身都没有房,没有什么着急的感觉。但是当我一次次地约会后,和女孩子谈朋友,免不了谈人生设计。房子,一个严酷的事实摆在了桌面上。很简单,有还是没有房子。有,下文好说;没有,下文句号。在一次次的跌倒又重新爬起来时,我遇到了我亲爱的。她是唯一没有和我正面谈房子的女孩。尽管后来为了房子喊过要过骂过吵过,但是我们的开始是没有谈世俗的东西,很纯真的爱情,像风像雨又像电一样,我们热恋在了一起。说起来,真有点像网恋,但是事实上,我们在梦里是彼此相识、相恋、相爱的。
西安楼市在2003年非典后就可以说是“长势喜人”。对开发商来说,加上跟风卖乖的传媒吹拉弹唱着,西安楼市就开始了没有计划地向上飙升了。之后,2005年一路到了二千八百元。我是2005年10月,回过头来再看西安楼市的。2006年到了三千,2007年四千,2008年五千,到了2009年冲破六千。西安房市的上升没有了理论根据,一个二线城市就开始上扬了,据观察,基本上是开发商耍弄几套拳来蒙老百姓。就在我决定买房前的2009年9月,会见了一位房地产的老总。他说,经济学家都在放屁。他的一口陕西粗话把人蒙住了。回来的路上,我一直在回味他说的这句话。因为学经济的,所以说分析市场走向很重要。要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我想2009年房子应该在2008年底的“低谷”后不会再猛涨,又遇金融问题,国家都有政策搀扶一把房子。
开发商在领取了国家好政策后,表现出的并不是令国人满意的容颜,而不是见好就收。反而疯狂地提价,想想房地产大腕都牛成什么样了,在国家今年新政策后,有人公然挡政策的路。一线没有谱的疯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急着的是老百姓。没有一项管用的房控政策,房价会回到合理价位是空话。也就是在享受国家贷款七折优惠时,我买了房。我买了不大的房子,够我们一家三口居住。我们没有想别的,只能是想着在西安有一个窝,一个不大的窝。就为了这一个窝,上上下下的动员令在家里人面前没有少说。有钱的出钱,没钱的借钱,哎!房子就这样先交了首付款。
三
我记得刚开始满世界跑着看西安楼市,售楼小姐看我穷样,都不接待,很冰冷的样。好在我是了解阶段,不出手,跑着看房全是抽空,当作休闲娱乐。有一天,我身边有人带着一个陕北人去看房,一开口问房价。售楼小姐笑得比谁都欢,我惊奇地看。陕北口音的人长得和我一样,怎么会这样呢?原来是陕北人在西安楼市里是“团购”。我说的“团购”是看到这楼了,直接说1号楼的一楼到二十六楼什么户型,全买了。明白不?牛成什么样了,是这样的团购。因此,售楼小姐听见陕北口音像见了爹和娘,怎么不高兴。
我们讨论最激烈的是在西安的哪里买房?这是买房的一个焦点问题。东郊是便宜点,但是离我们上班的地方是远了点,北郊更便宜,离我们现在住的地方更远。所以说东郊和北郊,我们没有考虑。剩下的是南郊和西郊,城墙里的房子,像我们这样的穷人就不在计划之内。当讨论完了,选择在哪里时,就开始有目的地看房。当然了,看得最多的是离我们更近的长安区。其实,在南郊和长安的选择中,我们又一次选择了周边的县区。原因是在城市生活的成本要求我们别太放肆,城里人想着的,我们目前只能是梦里见过罢了。小县城,就几个楼盘,我一天就跑了下来。心里比较来比较去,拿不定主意,太矛盾了。完美和理想的基本上没有,楼盘在建设中多多少少有不如意的。再想想,孩子将来上学,求医看病,交通便利等等因素,我们选择在长安区大学城边上的一所大学的门口买下了房子。
其实,在选择买房前,我们单位是在2004年统计过一次想买房的人员的名单的。我尽管是刚参加工作,但是也去报名登记了,就是在2008年底,又一次造册登记时,我又想着去登记,交二万元的定金时,没有了机会。因为每一个人根据参加工作时间换算为分数相加,所以说我没有机会了。2009年一开春,我就再一次跑着看房。好辛苦啊!为了自己、为了孩子、为了将来、为了家庭、为了什么了,我已经麻木了。就成熟的楼盘也在考虑之中,刚挖坑的我也在想买不买。这其中,有好便宜的小产权房也曾经让我迷得死去活来。最后咬牙看“五证齐全”的商品房。
就在我选择买现在的房子前的那一刻,还是飘忽不定的。因为我们选择的空间是蛮大的,靠主干道的,有地铁,价位和大学城的高不了多少;大学城的有利必有弊。最后选择了折中方案,即离地铁不是很远,又在大学城的边上。把风水建筑的书拿来也翻看了一番,从这片地方的历史看到了今天。具体的楼盘雄厚实力作了最后的把握,我没有跟风买房,也没有买豪华的,就是普通的商品房。在房子的户型和朝向上,也仔细地想了想。就在决定下来买房时,我一天把长安房市都看了一个遍,敲定在金九下手买房。之前,3月份就看了我现在要买的房子。
四
有人说是什么拉动了房市?回答是:丈母娘。我看不完全准确,但是有房和没有房,感觉上是不一样的。有房,在城市里有安全感。没有房,飘的感觉好明显。房子成为中国人的心结,房子惹出了很多故事,加之2009年全国上演的《蜗居》,把城市人的那么一点点追求最大化了。当然,没有房子,人照样活着,不会因为没有房就不活了。有房都是从没有房走来的,谁也别笑谁?房子不算什么?有了好,没有了不见得就不好。我是有了孩子后这样想的。刚结婚那会,的确为了房子着急啊!没有房子,好可怜啊!真的哪天,天塌了,连避雨的地方都没有,怎么办?当我们很悲观地夹着尾巴活着时,很多的时候不去想房子的事情。只有在有了一定的积蓄后才跑着看房,问询着售楼小姐。
最近,国家出台政策对房地产进行新政。到现在正好满月,传媒报道说各地都有了新的问题和新的情况。有人在这时和政策做对,挡政策的路。想到我买房时,政策是扶持的,鼓励买房的,就像现在让大家都买车一样。其实,有了车耗费的是油,而油和低碳生活矛盾,所以说什么事情都很难讲明白的。外国人拿中国人的环境气候问题大做文章,中国人自己也拿环境气候问题开玩笑。外国人是存心不良,中国人心又按在何处?不得而知。
买房除了国家政策影响外,房子的环境和地理位置影响外,价格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上中学时,学过经济学的价值价格和价值规律。想着这房价涨得不能太离谱吧,要不就像日本人的房子一样会产生泡沫。中国房产有没有泡沫,中国房产怎么产生的泡沫,谁是制造泡沫的,谁将被泡沫淹死,这些问题一经思考,就发现了一个大问题。中国房产的问题远远不是单单的经济问题了。在拷问下,开发商是挺而走险,一路飙升时,大脑里不想想,中国是红色的中国。
五
我是在“涨声一片”中买的房,并不是没有想着去抄底。人们在议论房子的问题是都是惯性思维,看涨不看跌。房子的问题是一个大问题,就得从大的角度去想问题办事情。连马克思都讲了,价值规律,我们就坐在家里等着中国房价跌吧!可能吗?随着一切的一切都在上升时,房价不爆涨已经是够给中国人面子了。一线城市离谱的涨引发的案例还少吗?二线城市看着一线,想看齐,在短时间里不容易。何况我买的是小县城的房,遗憾的是就这样的小县城也在“一片涨声”中波涛汹涌地跟进“爆涨”。
中国农民对中国土地有着强烈的热爱,这是从历史到现实都是如此的,并会将一直影响下去。房子,和中国土地一样。中国房市,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政治有着深远影响。如果将老百姓的安居工程做不好,那么老百姓日子没法过,国家太平人民安宁社会祥和的和谐世界秩序就不会来到,对每一个国家都如此。
当我敲定要买我现在已经买的这楼盘时,我先去看了看,问了问,就离开了。就在我问的同时,也倾听了专家的意见。她说,要注意配套设施和管道接入。我就再把这个问题强调了一遍。售楼小姐小李接待的我,我并没有说一定要买这里的房。我说,再走走看看。就在我转身刚走,小李给我发短信了。内容我就不说了。我没有回头。我去看了另一家,直接乘着升降机到了第23楼。我站在第23楼上,就在想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买房不买房是我自己的事情,买不起买得起也是我自己的问题。小李的话很刺人心的,我下了第23楼,就到了小李这个楼盘。我说,买了。小李很惊讶。我再说了一遍,买了。小李才知道我决定了。就在我决定买不买时,和我家里人并没有太多的商量,就是拨通了电话说,爸妈我要买房,买到那了,这里情况怎么样,什么价,和其他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接下来,是签合同事情和刻章,再下来是把自己和家人辛苦了不知道多少年的血汗钱给了房产商,把自己绑给了银行。如果在万不得以的情况下,那么谁都不要去和银行打交道。对于我们没有“一把清”的房奴来说,也只能选择和银行打交道。有人问,贷多少年,怎么分期付款。我在想,怎么着赢家是银行。贷的时间相对时间长来说,银行没有多少好处的,怎么着抵押意义不是很大。就是真的还不起款,银行要了房子能吃了吗?还得找买家卖掉。
拿到合同书,还了第一个月的贷款。我就知道银行是最厉害的了,我还的第一个月的本金和利息几乎是接近的。眼瞪着对帐单,我想哭。银行比开发商厉害,如果说开发商第一次剥我的皮,那么银行是第二次剥我的皮,更疼啊!已经上船,没有回路。谁让咱没有钱,还想买房呢!自我安慰完了后,就是省钱大战略。
节约在城市生活的成本,从点滴开始做起。除了孩子和爱人,还有家里日常用品,开门七件事情外,应酬等等能减的都减掉了。本来喜欢每天喝酒的我,换成高粱酒,一月喝二斤,二十元。能不买的书不买了,杂志也不买了,报纸也不买了。物质上给补偿了精神,文化精神上就先割了一刀。逢年过节,就隐居大山里,哪里也不去。事实上,在经过省钱大战略后,猛发现省不了几个钱。省钱的欲望满足不了,就大把大把地花吧!反正死猪不怕开水烫。能花的都花,电话费也爆涨,我们的心情是好多了,终于能想通使劲花钱了。钱是本来就不多,现在只能是花得都花吧!退一步,钱能买到的也就不是很值钱了。房子问题,人们心中的魔!
“等我有了钱,我会买两幢别墅,一幢自己住,另一幢用来养猪。”这句话曾经是我的梦想,可惜我有钱了不会真的重复购置房产的。就炒房团来说,也是在钻我们国家人多房少的空子,等国家的房子多的卖不掉了,谁还会去炒房子。股市有风险,入市请慎重。我想,房市也遇到了同样的情况。买了就买了,我买了房后,国家的政策就开始有了变化,先是七折优惠说取消,接着是银行收紧放贷,到现在的楼市新政。这世界变化快,真的,和买彩票一样,机会真的说错过也就过去了。很多人认为房市在西安会回到一个合理的价位。我在想,我等不急了。我孩子要上学,我总不等着大家都住二套房、三套房了,我才去买第一套房。所以说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心态不一样,这也就决定了甘当房奴是自愿的,没有人逼着你非要买还是不买。
六
前几天,跑着去看了房。等着交房拿钥匙还有一段时间,下一步装潢装修。房子没有到手,下一步已经摆在了面前。听人说买房简单,装修是大学问,没有深浅,有多少钱都能给你装到里面去。我当时听木呆了。装修请人设计到最后一片片瓷砖铺在地板上,还有多样的接头费。这些完了后,物业公司就会登门收每一个月的电梯费、卫生费等等。不管你怎么想,这些要面临的问题都要一个一个地解决。要不然,怎么顺利入住。房子是有了,后续的一大堆问题接着来了,一边还贷、一边装修、一边孩子长大、一边还得继续埋头背着屁股卖命,一边还得想着孝敬老人,上有老下有小,夹在中间的滋味不好受。上帝说,人们一思考,怎么就发笑的话还在耳边响起。房子、房子、还是房子。今天,读了一条新闻说了中国楼市的三十年,我们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想着为儿子买房子。我们是平头百姓,我们是很困难,我们还在前行,我们不低头,我们不后退,我们朝着房子的理想一天天走近。
有人说,房子是支柱产业;有人说,房子为中国GDP做出了多么大的贡献;还有人会说什么什么的,而这些都不重要,透过这样那样的观点,不难看到是屁股决定脑袋。国家新政一出台,有人为房产商喊话说了,这样会接下来会多么惨,到今天没有见哪家房产商跳楼,反而是房奴在死命地干活挣点毛毛钱去还银行的贷款。房产业引发的问题得不到正面的解决和回答,老百姓会和很久以来遇到的天灾一样四处碰壁。国家给人民信心和支点,而少数人为了私利露出了险恶的嘴脸。有人在讲话时,遭遇了臭鞋子;有人一说话,大家都反对。民意、天意要让少部分已经获利者知道什么是分享,什么是社会主义,而这一切似乎改变起来很难很难。在前进的道路上,中国房市会不会挡住改革步伐,中国房市会不会引发更大不安定,这些问题在一些人心里是根本不重要的,他们想着最多的是为自己挣钱,为自己谋利益。
漫长的等待马上就有了结果,等着拿房子的钥匙。看房时,站在我家的阳台上最想说的话是在西安有了自己的房子,在长安有了自己的房子。尽管地方不是很大,但是总能容下我们一家三口在这里过了冬天就会迎来春天。这春天是春满神州的,这春天是国家给人民的幸福安居,这春天是好政策指引下的。房子,祝愿早一天来到啊!
这篇散文于2010年5月20日发表在《中国作家网》原创快览
好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