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一篇记者访谈的读后感

一篇记者访谈的读后感

2013-10-22 21:01 作者:赵春华 阅读量:464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编者按:“一个伟大的时代应该也是一个充满激情的时代,应该有好作品的产生,应该产生举世闻名的作品。”,体现了作家的责任感。

在中国作家网上看到一篇光明日报记者采访作家叶辛的文章,题目《中国期待举世闻名的作品》。

作家叶辛前不久刚刚访问了巴基斯坦,记者就采访了他。叶辛说:其实我们在文化上的投入并不少,特别是改变开放三十年,各个方面取得了很大发展,但在文化的建设上也有很多的不足。他举上海的例子,上海去年在文艺创作上总指出6700万,这个数字不小啊!像贵州,只要作品能够在全国获奖,就能够拿到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以这样大的投入相比,却没有值得向全国人民夸耀的好作品。应该把钱用在刀刃上,扶持重点作品,真正让作品能够走出去。

叶辛的11天巴基斯坦之旅割除很深,他说:一个随行的翻译对他讲:30年前的巴基斯坦在经济文化上远远在中国之上;这30年来,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重大成就,成为一个世界大国,一个站起来的巨人。叶辛说:我们国家现在处在一个很好的发展时期,文化建设与国家的安定关系密切,我们有这样好机会,考虑应该把中国文化的精髓与现代时尚的元素结合起来,创造出像莎士比亚戏剧那样不朽的作品,创作出让13亿人民期待的好作品。

叶辛的话说的有道理,也很鼓舞人。阅读了这篇文章自己的感触也很深,我想:这是中国的作家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也是应该努力的方向。既然搞文学创作,就要有创作出大作品的想法,有这样远大的目标。我们的国家发展了,强大了,如果文学跟不上,没有让世人瞩目的作品,那么跟一个繁荣富强的国家太不相衬了。

是啊,我们国家正处在一个很好的发展时期,我们赶上了好时候,应该说文学赶上了好时候,作家赶上了好时候,应该抓住这个机遇。一个伟大的时代应该也是一个充满激情的时代,应该有好作品的产生,应该产生举世闻名的作品。如果我们在这样的时刻,这样的时代写不出好作品,那么我们还等什么时候去写?在这样的时代,面对这样广阔的生活,我们不在这个时候把自己的激情迸发出来,不去抒写生活的识破,时代的诗篇,我们还干什么?

我想:一个作家如果不去这样想,那是十分不可理解的。应该思考,应该感受到自己肩头的责任,文学对社会的责任,对时代的责任,对人民的责任,对国家的责任。没有这些的责任是永远也写不出什么让人感动的东西的,更不要说创作出举世闻名的作品了。

没有责任就等于没有信念,也就不会有动力,有精神支柱,这是毫无疑问的。改革开放30年国家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可以说走向了繁荣富强的道路,但是文学的表现还不是那么令人满意,难道不是吗?中国当代文学确实在世界上的地位还不成,还没有走到世界上去。国外知道中国的唐诗,中国的瓷器,中国的京剧,中国的一些钢琴家在世界上也有名,中国的民族艺术进入了维也纳金色大厅;世界上都知道现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在经济上取得的成就,却不了解中国当代的文学,不知道中国当代还有文学,还有小说,还有诗歌。不是我们没有呀,而是我们还没有让我们自己满意的作品,让13亿人民满意的文学作品,我们又怎么能够让世界人民满意呢?又怎么能够去举世闻名呢?

说实在的,读完这篇文章,我的心情不是那么好,但这也是在给作家敲警钟啊!作家啊作家,你是干什么的?不会忘记自己是干什么的吧?那么你应该怎么办呢?这个问题是值得思考的,即使多么痛苦,也要思考。

2009.3.12 晚 17:14

田少宇

相关文章关键词

《一篇记者访谈的读后感》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