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 治学与做人

治学与做人

2013-10-23 08:10 作者:赵春华 阅读量:338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导读其实我们最能够感受到的东西,也是最有价值的东西,就是季羡林老先生对祖国的一片真诚之心,他多次说到:为自己的国家感到自豪,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这也是做人的问题。

治学与做人

——《艺术人生》季羡林专集观后

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朱军到医院看望并采访季羡林老先生,在谈到“国学大师、学术泰斗和国宝”的时候,老先生说:不敢当。朱军说:这三个桂冠多好啊,您怎么就不接受?还写了三篇文章:辞大师、辞泰斗、辞国宝。季老先生回答:这三个帽子太大了,也不能说我没做一点儿事,但我做的那点事情还够不上。季老先生又说:满招损,谦受益。就是说自满就会招徕损害,只有谦虚才能有益处,有好处。

从以上的对话,我们可以看出季羡林老先生的治学与为人。季老先生的治学严谨,学贯中西,一生谦虚低调,的确值得当今的人们好好学习,有了成就不自满,始终把自己当作一个普通的老师,现在有这种精神的人大概很少了。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朱军在问到做人这个问题的时候,季羡林老先生说:做人就要做个好人,不做坏人,什么是好人?好人就是多做好事,利人要多于利己;如果利己多于利人的话,那么就是坏人了,坏人都是极端利己的。

季羡林先生阐释的道理简单明了,没有花哨的语言,学问做到这个份上,做人的道理说得十分浅显易懂,没有大话,不拔高自己,做人就是这个道理,不是做好人就是做坏人,做个好人,这应该成为每个人对自己最起码的要求。

其实我们最能够感受到的东西,也是最有价值的东西,就是季羡林老先生对祖国的一片真诚之心,他多次说到:为自己的国家感到自豪,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这也是做人的问题。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祖国都不爱,很难说他是一个好人;谁不爱国?大概只有汉奸卖国贼才不爱自己的国家,他们以出卖民族利益为荣,甘当侵略者的走狗。

正是由于有了这样的思想支撑,季羡林先生才放弃国外的优越条件毅然地回到了祖国,在北京大学耕耘了六十多个春秋,成为研究东方文化的大师,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的学界人才。

做学问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首先做好人,做一个热爱祖国的赤子,没有赤子之心,什么都谈不上。

季羡林老先生是一个实在的人,他说:一个人假话不要说,真话不能全说,他举了这样例子:说是一个他不想见的人来找他,他就说了假话,说自己不在家。就是说有时候还是需要就、说一些假话的。反映了他实事求是的作风。

朱军在问老先生的时候说:您经常想起自己的母亲吗?老先生回答说:经常想起母亲,做梦都想,但是母亲的样子已经很模糊了。老先生十几岁就离开了家,在外求学出去了八年,等自己回去看母亲的时候,母亲已经过世了。朱军问:对于自己的母亲来说,您是个好儿子吗?老先生说:自己不是个好儿子,我在外上学八年都没有回去看母亲,我怎么是个好儿子呢?我不是。我为什么没有那么长时间没有看望母亲?就是在外学习没有钱回去啊!我不是个好儿子。朱军问:母亲在您的心目中占什么样的位置?老先生回答:太重要了,做母亲的太伟大了,我能够感觉得到,特别是小时候,母亲的爱我感觉得很真切,这是在父亲身上找不到的。朱军问:您经常想起自己的父亲吗?季老说:我不想,他没有什么值得让我想的。老先生就是这样实事求是。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季老先生的做人:真诚,真实,跟他做学问一样。

老先生在谈到自己的夫人时说:夫人大他四岁,只读过小学三年级,没有看过一本小说,因为她基本上就没有什么文化,但她是一个善良的人。季老先生就是这样实事求是地评价一个人,一个与自己共同生活的伴侣。

老先生学问大,但他是一个平易近人的老人,在医院,护士们从来不叫他季老,就叫他爷爷,他就是一个很平和的老人。这些年他一直住在医院,他说:倒不是自己有什么病,自己是一个假冒伪劣的病号,什么病也没有,从来不给医务人员找事,因为自己没有病,六年了,我始终把医院当作自己的家,就是在这里养老。

季羡林老先生走了,一代大师走了,一个和蔼的老者走了,在我心目中,他在做人上的平和,更值得我们钦佩,他之所以能够成为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和国宝,我想是与他在做人上的态度,他的品格,他的平和,他的谦虚分不开的。他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也是很自然的,他不愧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骄傲,是我们的榜样。

水露飞扬

相关文章关键词

《 治学与做人》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