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老总

老总

2013-10-23 23:41 作者:福建大田叶玉珍 阅读量:271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编者按老总是社会的产物,是历史的必然,作者在分析中觉得老总的泛滥似乎有作反面教材的嫌疑。希望老总们随着时代变迁,科技的发展,素质也将大幅度提高。

如今老总实在多,一片树叶掉下,可砸上两三个。随便一个饭局,陈总王总赵总,林林总总一大堆。这可是时代的产物,现在叫“同志”、“师傅”似乎很落伍,“陈总”、“王总”才时髦。

市场经济时代,你一不小心挖到一个“煤包”就成百万千万富翁。有个“一文不值”当年被人当菜票买卖的原始股,一夜之间变成一摞摞的人民币从空中砸下,造就无数个百万千万亿万富翁。这些被人民币砸到的人,不分男女老少,更不分文化水平高低。其貌不扬甚至“土土”的一个人没准腰缠万贯,普通话说不清楚的人没准是什么老总。有的连自己的名字都是用几根直线条“拼凑”起来,为了不“费劲”,干脆带个印章代替签字。有这么一个文化水平和经济实力成反比的老总,在上级领导来检查时竟说出这样的话:“领导吃大‘便’我们吃小‘便’,吃完叫服务员再去‘拉’。”(老总很盛情,请上级领导吃柚子,可是,把“瓣”读成“便”(biàn),把“拿”读成“拉”(lā)。让人大吃一惊!)虽说签名“困难”,普通话不准,但捐资助学、赈灾捐款热情却很高,一出手就是几十万,总比那些说漂亮话干肮脏事的好得多。

众多事实与研究结果显示,富翁们往往是学业成绩欠佳者或是休学者,这给许多不爱读书的人产生错觉,树立“榜样”,助长新的读书无用论。幸好这些老总们能洁身自好,没有被人民币砸昏头,没有一个会用“我大字不识一个照样当老总”来教育孩子,“先天不足后天补”,对“富二代”的培养教育可谓不惜代价,有的把子女送到国外深造,有的从农村转入城市,并让老婆做全职太太,全程陪读,有的还请了家庭教师。老总们深知“接班人”的重要,发财并不都靠运气,要把事业做大做强还得有底气有文化。

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领导文化水平普遍不高,随着时代变迁,尤其是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知识短板必然制约着领导的运筹帷幄,现在的领导不但普通话说得好,文化水平也不断提高。我想中国“老总”的运行轨迹也是这样,只是迟早的事。

蝶恋花

相关文章关键词

《老总》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