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
导读小时候,最喜欢玩推车,推车有三轮的,有四轮,恰切地说四轮的叫拉车,因为四轮如果不从前面拉,方向很难把握。三轮车才有驾驶员的感觉,可以把握方向,后面推的人是发动机。
小孩都爱玩玩具,那是天性。我原本以为只有在百货公司买的“鸡”“鸭”才是玩具,后来看了有关资料才知道认识的偏差,也有了新的认识。用于“玩”的器具,就叫玩具。著名教育家、儿童教育专家陈鹤琴说:“对玩具应作广义理解,它不是只限于街上卖的供儿童玩的东西,凡是儿童可以玩的、看的、听的和触摸的东西,都可以叫玩具。”玩具不光适合儿童,还适合青年和中老年人,适合从0岁到100岁的所有的人群。它是打开智慧天窗的工具,它让人们机智聪明。玩具的适用范围很广,作用很大,怪不得商机无限!
我小时候,最喜欢玩推车,推车有三轮的,有四轮,恰切地说四轮的叫拉车,因为四轮如果不从前面拉,方向很难把握。三轮车才有驾驶员的感觉,可以把握方向,后面推的人是发动机。我们爱玩车,可能是因为村里没公路,很少看到车,更没坐什么车的缘故。三轮车是自制的,首先要选材,轮子大小要适中,关键要圆,这相对好找,因为农村树木很多,特别是我们做车轮的松木,漫山遍野都是,而且随便砍,没用就劈成小块当柴烧;其次要晒干,晒干后就不会再裂,否则锯出来的车轮还没用就“爆胎”;再次是把圆木锯成五六公分的轮片,中间凿个小孔以便安轮轴。轮轴摩擦频率高,一定要质地硬的木材。车身更简单,几块木板一钉就完事。最难的是“方向盘”,材质要硬,要杂木,最好是山榉红棵,最重要的是要有“丫”字形的枝丫,丫要长些才能“包”住前轮,又要粗些才牢固,不至于两下半就断,不至于出“事故”,方向盘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没有刹车的三轮车,我们经常在斜坡顶上让车自行地滑下,随着加速度越来越大,危险也越来越大。于是为了找“方向盘”,我们经常翻山越岭漫山遍野地跑,虽然可以“做”成“丫”字形,但不牢靠,经常“出事”,没有“原生”的好。这样“制造”出来的三轮车就弥足珍贵。
三轮车,小伙伴们都是一起玩的,一般是一个“驾驶员”,有时后面也载“客”,三人就超载了,位置不够,方向也难转,我们都自觉遵守,限坐两人,另一个人用一根树丫在后面推,有时为了提高速度也用“两台发动机”,轮流“驾驶”,轮流过瘾,各种角色都充当。因为车是共同“制造”的,有的零件还是“进口”的。可以说一个人是很难“制造”一部车的,就说锯车轮,一定要用两头翘的双人大锯,有时遇到木节,还要加人,否则拉不动。经常是几个轮流作业,共同完成。
我想这就是我们最初的“团结合作”。我们父母亲没钱到百货公司买“积木”买“枪”给我们开发智力,我们只好“土生土长土玩”!
原来我也玩过玩具。
怡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