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记忆中的船板冲外岭

记忆中的船板冲外岭

2013-10-24 02:55 作者:田少宇 阅读量:308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编者按船板冲外岭,让人倍感新鲜与好奇的地方。透过作者的文字,欣赏到好一幅山水美景!作者融叙述描写抒情于一体,真实地再现了山中美好的田园生活与令人回味的暑假记忆。

记忆中金寨县的船板冲外岭,一个美丽的地方!

多少年逝去,船板冲外岭却如刀凿石刻般、深深地留在我的记忆中。

……

寻找多年,母亲的两位姐姐终于有了消息。

居住鲜花岭的是我大姨,嫁给了抗美援朝的老战士,后转业到商业部门的大姨夫;二姨嫁到了船板冲外岭的潘姓大家庭,二姨夫靠山吃山,经营山地为主,以种植经济作物,养育着全家。

忽然间多了亲戚,三家开始热情地相互来往,用农村的话说叫做走亲戚,用走亲戚这种普通方式弥补因往日岁月久远而造成的生分。

对于我来说,感到很是稀奇,多了亲戚,自然是热闹了几分!

高兴之情,溢于言表。

那时我在上学,临近署假,二姨家的三姨哥到我家来,他为我们带来了许多我以前从没见过的山货,如腌制的野鸡、野鸭,还有晒干的竹笋,山中不知名的野菜……

三姨哥经常和我说山里的趣事,让我倍感新鲜与好奇。

耳已濡透,目岂不染?

让我对二姨居住地方产生了神秘的向往。

于是私下与三姨哥商量好,央求三姨哥在我家多玩几天,等到我放署假,我要说服爸妈让我到山里的二姨家去度过一个凉爽的假期。

开始,爸妈担心我没有到过山里,考虑到安全问题,死活不同意,好在我软磨,加上说了不少好话:“爸妈,放心,我会注意的,我带上老师布置的作业,不乱跑,何况还有三姨哥呢!”。

见三姨哥在旁边,我朝他使了一个眼色,三姨哥忙接过我的话:“小姨,小姨夫,您二老放宽心,我会照看好姨弟的。”。

如愿以偿!

获准了父母的同意,心中别有一番喜悦!

盘算着放假的日期,计划着到二姨那儿去要做的事情,与三姨哥讨论着回外岭的路线。

终于可以出发了,我与三姨哥在放署假的第二天清晨,趁着阴凉,匆匆地吃罢早餐,三姨哥骑着自行车,车的两边载着米,我坐在车后座上,朝着船板冲外岭进发。

一路上,三姨哥与我有说有笑,经过白塔畈、龚店,穿过陡峭险峻的文?岭,到达船板冲,朝里一拐顺着河流大约走上十来里山路,到了二姨所居住的外岭。

果然是个好住处,好一幅山水美景!

面积不大、如小水库般的塘堰,如高峡出平湖,被群山环抱,卧在群山间,别有一番情趣,群山掩映在水中,水波荡漾,天、山、水合一,如仙境,煞是好看!

放目远眺,山上大树参天,高耸入云,风吹处,一片绿色的海涛阵阵,带来些许的凉意;靠近道旁青枝绿叶,满眼绿意,一路奔波的疲劳,被如画的景色所陶醉,精神为之一振!

塘堰水清澈可见底,一眼能瞅到鱼儿在悠闲地来回游玩,一道堤坝横立在两山之间,气势雄伟,飞奔的水流,急速窜下,水花四溅,又一路顺着河流欢快地向着下游流去!

塘堰的上游,山上的小溪水流不断,泉水叮咚,潺潺的、一路欢歌。

落差大处,形成了小瀑布,如挂着的水帘。

小溪长年累月冲积处,形成一大片平原,肥沃的土地上,种植着菜园,时令蔬菜绿得谗言欲滴,那长长的豆角,硕大的黄瓜,诱人的红辣椒,齐刷刷的、嫩得怜心的韭菜……

塘堰上游小溪入口处,一大群雪白的北京鸭在戏水打闹,争抢着小鱼小虾,不时地又扎入水中,与同伴们玩藏猫猫;岸上的公鸡、母鸡只能眼睁睁地瞅着北京鸭在那儿嬉闹、争食,充满了羡慕!无聊之机,只能自我安慰:“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我不羡鱼,我也不结网,我去寻找蚱蜢去填饱我的肚皮吧。”。

三姨哥指着那碧绿的菜园:“那是你二姨经营的菜地,保证了我们一大家一年四季的蔬菜。”。

三姨哥指着那成群的鸡鸭:“那是你二姨最喜欢养的,如对待自己的孩子似的……”。

望着井井有条的菜园,诱人的蔬菜瓜果,喧哗的鸡鸭,我感慨着未曾谋面二姨的能干。

顺着塘堰朝上游的路,我见到了很高很大的三棵大松树,笔直地站立着,如同哨兵站岗,枝叶茂密,树枝伸展。

时值盛夏,松树碧绿的叶子更加青翠欲滴,微风吹过,三棵大松树随风起舞,煞是壮观!

随风起处,我闻到了扑鼻而来的桂花香,沁人心脾,让人心醉!

眼望处,枝繁叶茂,根深蒂固的两棵香桂屹然挺立!

“春兰夏荷秋丹桂”,还不到八月,桂树枝头零星点缀着一簇簇、一团团颜色淡黄的小花,早熟的桂花已急不可耐,向人们展示着它的芳香,“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那馥郁的香气,让你驻足不前,心旷神怡!

终于,我见到驻足大山深处,掩映在绿树丛中二姨的美丽家园!

典型的农家居室,一溜排四间土墙瓦顶的房屋挺立在半山坡上,房屋后面是透着片片绿意的山坡,屋前是人工整理出来干净、平整的场院,场院下面是台阶,台阶下面是行人的道路,错落有致,层次感很强。

整体上看,二姨的住宅,一面临水,三面靠山,空气清新,气候宜人,山青水绿,好一处风水宝地!

我不等三姨哥停好自行车,窜上台阶,三步并做二步,到得屋中。

“哟,是不是外甥来了?”,清脆的女人声音,从厨房灶间飘来。

顺着声音:“二姨,是我,您外甥,代表爸妈来看望您来了。”

“瞧,我的外甥嘴甜着呢。”,接着二姨出来了。

“含词未吐,气若幽兰”,“卷帷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可以想像,年轻时的二姨是多么的俊俏、美丽,我被二姨高雅的气质惊呆了!

只见二姨,脸若银盘,肤如凝脂,丹凤双眼,头发向后拢起,近五十的年龄,却没有因为操持家务的劳累让二姨的脸上写满沧桑!

全然没有农村主妇那种臃肿的态势。

“妈,这是小姨给家带的粮食。”,三姨哥此时来到屋中,放下一袋米,端起桌子上的凉茶咕咚咕咚地喝了个够。

山中因气候原因,大多种植经济作物,不适宜栽种水稻,所以父母考虑到我第一次到二姨家,让我带点粮食。

也难为了三姨哥,一路上的颠簸、折腾,又要考虑到人的安全,又是带粮食。

用三姨哥的话说:“小菜一碟,这和从山上往山下运树相比轻松多了。”。

“歇会,喝点水,等会用点饭。”,二姨善解人意地说着,又忙不迭地操持厨房去了。

“天将午,肌肠响如鼓。”,已是下午三点,我与三姨哥的肚子早就空空如也,麻利的二姨早已端上了可口的饭菜,饥不择食,何况二姨做的饭菜是那么的诱人,我与三姨哥风卷残云般,拍拍肚皮,已是饱嗝连天!

太累了,我与三姨哥好好地睡了一觉。

一觉醒来,已是华灯初上,我与二姨夫、四姨哥、姨弟见了面。(大姨哥、二姨哥已分家单独生活)

就这样,我开始在二姨家开始了我的署假生活。

……

清晨六点左右,四姨哥喊我起来:“姨弟,起来,今天带你上山。”

听说上山,睡意全消,我一嘣而起,跳床而下,与四姨哥、姨弟到山中小溪,用清清的山泉水,美美、痛快地漱洗完毕,用完早餐,四姨哥与姨弟叮嘱我换上解放球鞋,拿上砍刀,带上一些绳子,雄赳赳、气昂昂地朝山上出发。

第一次爬山,多少心有余悸,我小心翼翼地跟在姨哥、姨弟的后面。

顺着山中小溪旁边的小路,我们一行三人往山上行驶,

虽然我尽了全力,还是被四姨哥、姨弟拉下好一段路程,

他俩只好坐在路边的石头上等着已气喘吁吁的我。

就这样,停停走走,走走歇歇,我们大约行进了五公里的山路,真正意义的上山才开始。

山上已没有路,四姨哥、姨弟在前面用砍刀披荆斩棘开辟着道路,我们艰难地行进着……

到得半山腰,向下一望,只见漫山遍野的青松,像是一片绿色的海洋,漫林碧透,一株株年轻的松树碧绿滴翠,苍翠挺拔,婀娜多姿,微风吹处,轻轻摇曳,松涛阵阵,尤如千军万马之气势!

看那伸腰立枝的雪松,挺拔,茂盛,气昂昂的的松针让人生威;美人松的树干扶摇直上青天,凌空展开绿臂,磅礴的气势直冲云霄。

在间断的歇歇停停中,我们终于到得了山顶,都说无限风光在险峰,的确如此。

山的另一边,是巨大的竹林,山中肥沃的土壤,暖湿的气候形成翠秀无边的竹海,林风送爽,置身于竹海中,令人心神如醉!如入梦幻仙境,在这景象万千的竹海中,感受到竹林的苍郁和幽深!

那苍翠欲滴、直插云霄、迎风招展、漫山遍野的竹林让人心旷神怡。

听四姨哥说,我们今天上山的任务就是砍倒两棵竹子,运回家中等着急用。

四姨哥、姨弟终于选定了两棵高耸入云的毛竹,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碗口粗的毛竹四姨哥不费吹灰之力,三下五去二砍倒了两棵,趁四姨哥喘口气的功夫,姨弟动作麻利地整理毛竹的枝枝杈杈,我呢,只能眼睁睁瞅着他俩,根本帮不上忙。

帮忙的机会来了,四姨哥让我在山顶牵引着毛竹的方向,他俩一上一下,费力地把毛竹朝山顶上抬。

好不容易,让毛竹上了山顶,四姨哥、姨弟已是汗流浃背,在休息的间隙,姨弟不知从哪儿摘来了好多的山里野果,吃在嘴中,甜丝丝中透着酸,惬意极了!

已是上午十点,太阳开始似火在烤,我们开始踏上回家的路,上山容易下山难,毛竹顺着我们来时的路朝下滑行……

感觉一路上的风景,也只是风景而已,帮不上我们太多的忙!

历尽万苦,我与四姨哥,姨弟总算完成了任务。

到得二姨家,我脱下早已湿透的衣服,与四姨哥、姨弟在水边痛痛快快地洗了个凉水澡。

总算领教了上山的苦,但其中的乐趣让人向往。

……

在二姨家的日子,我大多数是在做署假作业,读一些书,每天不到六点,四姨哥就喊我起来,催促我晨读,因为四姨哥也在上学,他知道:“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他陪着我,读完书后,完成家里给他的任务。

我呢,因为有了上次上山的教训,我不敢去了,太累不说,搞得伤痕累累,需要修养好多天才能缓过来。

于是我没事的时候,就跟着二姨管理家务,叙叙家常。

二姨是个勤劳能干的农村妇女,整天操持家务,把家整理得井井有条。在穿带方面二姨也是很有讲究的,要求家庭成员无论在家还是在外,都要保持衣服的干净平整,用二姨的话说:“衣服破点、孬点都没啥,但一定要干净、有形,这样才能显出一个人的精神气,才能代表家庭的光辉形象。”,所以二姨平时的活计虽是辛苦了点,但二姨心中感到很高兴,也很自豪。

“善待动物”,是二姨养鸡鸭的原则,平时与它们处得感情很深厚,家人根本用不着操太多的心,鸡鸭早晨出去开始觅食,晚上会自己成群结队的回家。

二姨对学习也很在行,与母亲一样,都是高小毕业,只可惜姥姥、姥爷过世得早,为了生活,都面临人生紧要学习的转折点时,忍痛放弃了心爱的学业,每每与二姨谈到这些:“唉,要不是那个年代,您姥姥、姥爷去得早,家里缺衣少食……”,说着说着,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现在的条件好多了,外甥,你要好好地读书,为你妈妈争口气,你妈和我都是命苦的人啊,生不逢时啊!”。

……

那年署假,我不仅亲眼目睹了二姨所在船板冲外岭的美丽景色,我还从二姨身上学到了很多的人生哲理,这让我很感动,很引以为骄傲与自豪!

后来,我读了一中,距离二姨家不算太远,每每在学习上遇到挫折时,我都要去二姨家,散散心,听听她老人家对我的教诲,当然更想再睹外岭那美丽迷人的景色。

很清楚记得,有一年冬天,快要放寒假,我星期天到二姨家,本打算下午回学校,但二姨执意要我第二天早上去学校,目的是要为我加加餐。

第二天,下了霜,很冷的天,零下二度。

为了不耽误我的早自习,还不到五点,二姨早早地起来为我做好了早饭,是我爱吃的荷包煎鸡蛋,用完早餐,二姨又喊二姨夫起来送我到船板冲:“天朦朦亮,路上有点滑,你送送外甥,等外甥以后有出息了,孝敬教敬你这当姨夫的酒喝呢。”,二姨在与二姨夫开着玩笑。

就这样,二姨夫深一脚浅一脚,送我到船板冲才回转。

……

现在,多少年过去了,那份感动还在我的心头泛起!

那往事的一幕幕仿佛发生在昨天。

工作在外地,只有节假日才能回家,因种种原因,船板冲外岭也有多少年没有去了。

二姨、二姨夫已去世多年,但二老对我的关怀与无微不至的照顾,永远铭记在我的心头。

真想抽时间再去船板冲外岭,去给二姨、二姨夫上上坟,陪二老说说话,谈谈我这些年在外工作的苦与乐,再聆听二老对我亲切的教诲!

只是不想二老在天国的那一边寂寞啊!

我也想去看看我亲爱的大姨哥、二姨哥、三姨哥、四姨哥、姨弟……

祝愿他们的生活,一天更比一天好!

……

哦,记忆中的船板冲外岭,永远都让我魂牵梦绕!

蝶恋花

相关文章关键词

《记忆中的船板冲外岭》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