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甥抓舅舅
导读一天,一个严肃的“政治任务”摆在他面前,也是他平生最棘手的一件事。经“政治审查”自己舅舅有“历史问题”。这是组织考验他的时候,是否真正“敢于造反”,立场是否坚定,人们拭目以待。
在那黑白颠倒是非混淆的年代,什么稀奇古怪的事都有:夫妻划清界限、儿子斗老子、学生斗老师……
有一个造反派头子,成天不务正业,到处转悠看有没人说错话做错事,诸如把领袖像章掉地上,房前屋后种瓜果等,都逃不过他的眼,都得“上纲上线”,大队的许多“政治任务”他都主动请缨,可以说一天不整人不批斗就不舒服,满脑子就是“革命”,大家对他也是敢怒不敢言,避瘟神似的躲着他。一天,一个严肃的“政治任务”摆在他面前,也是他平生最棘手的一件事。经“政治审查”自己舅舅有“历史问题”。这是组织考验他的时候,是否真正“敢于造反”,立场是否坚定,人们拭目以待。经过权衡,他做出大胆决定,带领“闯将”大义灭亲捉拿舅舅,并亲自出手捆绑舅舅,令其游街示众,以表明与“牛鬼蛇神”划清界限的决心,进而树立形象和威信。要说这舅舅还是外甥造反派头子的救命恩人,这外甥八岁的时候,偷偷跑到河里游泳,不幸溺水,恰好舅舅路过,一把将他救上岸,捡回一条命。外甥抓舅舅,是大逆不道的事,尤其在农村,要是办什么宴席,都得请舅舅坐厅头,更不用说其他重要的事,总之,舅舅具有“拍板”权,是得罪不得的。亲人们不解地问:“你怎么敢抓舅舅,那是要遭报应的!”千夫所指的外甥振振有词:“我抓总比别人抓好,至少我可以给他绑松点。”说得挺实在,反正要被抓,落到别人手里,不知道要受多少罪;自己去还可“以权谋私”做点手脚,让舅舅少受点苦,也算是尽点孝心,自己的“忠心”也得以彰显。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一举多得。我们真是冤枉了外甥,看来什么事情都不能只看表面现象。
经过“外甥抓舅舅”后,造反派头子名声大振,都说他大义灭亲,经得起考验,是组织可以信赖的人。有了“政治资本”后,造反派头子更加肆无忌惮地“批斗”,当然也给他的许多亲人以更多的“松绑”。那个年代过分注重人家的“决心”“忠心”,忽略了其他,也给头脑灵活的“造反派”钻了空子,“以权谋私”“徇私枉法”“公报私仇”。
亲人回避制度,什么时代都应该有。现在不仅“外甥抓舅舅”不会出现,就是干部管理上也不会出现“舅舅管外甥”。当然血缘回避容易,“情”缘回避就难说了!
怡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