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蜂纪事
春日的阳光暖融融的,遍地油菜花泛着耀眼的金黄,在那个万物潜滋暗长的季节里显得有些招摇,或者说开得有点丢人现眼的嫌疑。
冬天黄牛牵引犁铧翻过的耕地沉睡了一冬,此时,新翻的耕地——我们称这个过程叫耖地——散播着泥土亲切的馨香,逗引着乡民们抑制不住浓浓的春情把种子播进肌肤里,播下心中那份肤浅而神圣的希望,虔诚的祈祷着经过耕耘的秋收能够果实累累,这个理想对于靠磨骨头养肠子度日的乡亲们,是十分朴素十分现实的。
那年,是共和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了起来,温暖着千村万户。
我家园地里有几株椿天树,是红椿的那种,特别香脆。有一株特别修直高挺,要一个人才能合抱得过来。沐浴在春风春雨春阳中,椿芽发得鲜艳油嫩。
那个艳阳慵懒的中午,我哥正在用划破一端卡上横木棍的长竹竿,采摘那高高的枝头上的红椿叶(那椿叶采来放在滚水里烫一下捞起来,切细和上摘耳根拌上佐料,就是一道香脆爽口的上菜),就在那当口儿,从山下“嗡嗡”飞来一窝蜜蜂,速度极快,还未等我回过神来,哥已丢了竹竿,尾随蜂群往满是乱石旮旯的山坡上追去了,一边追一边用细砂泥向蜂群撒打上去,嘴里一边喊“蜂王住……蜂王住……”,等快要到山顶时,终于“蜂王住”了,只要“蜂王住”了,它的臣子妻妾们也就臣随主安了。等我追上去时,只见那蜂群停栖在荒地中的一棵树根上,绝大部分聚在一起,有家中的品碗那么大一砣,足有五千只以上,蜂群自觉地把蜂王保护在里边。
哥跑到队上借了一个蜂桶和一个蜂招招,蜂招招像一个倒过来的漏斗,是用竹篾丝子编织的,外面糊了一层牛粪,哥先把蜂群招引入蜂招招里,招蜜蜂也还挺有讲究的:在招招里喷一些糖水或盐水,再把招招放在蜂群的上边固定好,再把先前准备好的用柏香树枝叶夹杂在稻草捆成把——火烟包——点燃,那烟雾是香的,用烟雾去熏蜂群,嘴里喊着“蜂王进招招……蜂王进招招……”的调子,它们便会在蜂王的带领下自觉地爬进招招里去。招蜜蜂时最好把头罩起来,没有特制的丝网罩头,用过滤豆浆的豆腐帕把头包起来也可以,因为蜜蜂蜇人毒性重,很疼,如果面部被蜇一下,严重者会使眼睛肿成一条缝,五六天才会慢慢散去,当然,蜜蜂一经蜇人,它的毒针钉入人体,会挣脱在人体里,它也就慢慢死去了,因此蜜蜂不到危及生命之时是不会蜇人的。
父亲那时已年愈古稀,经不起折腾了,养蜂任务主要是哥哥来完成的。
农村的蜜蜂养殖方式原始而传统,蜜蜂们占据的地点主要在向阳的厢房板壁外或檐尔窝的侧壁上。蜂桶不管是木制还是竹编的,那货色也传统,和专职养蜂人养的改良蜜蜂的方形的蜂桶不一样。盖子都是横着盖上去的,用牛粪把缝隙滋起来,留一些孔洞让蜜蜂出入。
蜜蜂中的工蜂占绝大部分,也最为勤劳,菜花酿蜜,帮助植物传粉。天刚刚打开亮口,它们就钻出洞,“呜”的一声飞远了,它们采花,到一百多里远的地方也照样能准确的回到家中,采花回来的蜜蜂后腿上沾满了金黄色的花粉,那是酿蜜的原材料。有时候你看到它们是两腿空空,其实它们是衔这酿蜜用的水回来了。
一山不容二虎,在每窝蜜蜂中有且只有一个蜂王,个儿长大,呈深褐色,尽享君王威仪。母蜂个儿大,身子短,呈淡黑色,主要任务是繁衍后代。
乡民们总认为蜜蜂是一种灵物。必须具有崇高德懿的人才能养得住,蜂糖、蜂蜡都不能随便送人,多多少少都要收取一点点钱,以示对蜜蜂辛勤劳动的肯定和报偿。不然,蜜蜂家族就会衰败下来。
我家养的蜜蜂,在蜂丁兴旺的鼎盛时期达到十五桶,引来远近乡民们的称赞和羡慕。
我不知道世间还能不能找到一种比蜂蜜更甜的东西,反正我固执的认为在我的食谱里,蜂蜜是最甜最甜的东西,香甜得舌尖软软的,一里之外也清晰可闻。中药里,有许多要都需要引子,乡亲们开了中药需要用蜂糖做引子,就到我们家找。治病救人是大善举,我们当然乐得其所,来者不拒甚至是问着给人家送去。
乡野中养殖的蜜蜂,蜂糖以菜花和马草花开为标志分两季,两季中尤以马草花糖为最好。菜花糖在油菜花开过后的阳春三月,那时节天气渐热,也正值蜜蜂分家立户的时候,蜂蛹多,取糖时容易伤着幼蜂或蜂蛹,糖也因天气渐热不会凝聚,因而好多时候菜花糖都是没有取得。深秋时节,马胡草花已经开过,蜜蜂们经过辛勤的劳动采撷百花酿制的蜂蜜,已经十分诱人。取蜂糖在天黑的时候进行,先打开蜂桶盖,用点燃的火烟包把蜜蜂熏走到另一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这句话在些世间精灵的蜜蜂们的美妙建筑上,才更能彰显它的正确性和哲理性,有科学家曾经说过,世上最美的建筑是蜜蜂的杰作——蜂房——老乡们管它叫蜂列子。每列蜂房两个面由无数六个棱的正方体构成,很有规律,极具美感。六菱形的孔洞里装着蜂糖,用小刀把蜂列子割下来——一桶蜜蜂最多割一半,否则蜜蜂们到冬天美食物就会饿死。割下来的蜂糖也可以直接食用,而且清鲜可口,只是吮吸吞咽是不要把蜂列子残渣吞掉。我们说的蜂糖一般都是制过的,怎么制呢?把割下来的蜂列子放在锅里煮化,然后用豆腐帕来过滤,盛在容器里即可,制过的糖更甜,当然也焖人,不能食得太多。到了冬天天气冷下来,蜂糖会像猪油一般凝固翻砂,比较珍贵。
黄蜡,是养蜂的另一个收获。以前,农村乡民们穿的鞋子大多数是妇女们一针一线做出来的,鞋底厚厚的,俗称千层底,是用疏搓成的粗疏线纳出来的,逢年过节送鞋子、鞋垫,结婚娶嫁送亲朋鞋子、鞋垫。不管它疏线细线,只要放在黄蜡上一勒,那线就光滑了,做起活儿来就轻松多了,很受纳鞋底、做鞋货的女同胞的欢迎。
食五谷的人类,没有不大病小痛的,最普遍也较顽固的是伤风感冒。黄蜡是治疗幼儿、儿童甚至青年伤风感冒的,医术书上不载的具有奇异功效的民间奇方。治疗方法我们乡间称为提风,提风的位置最多的是肚脐眼,也可提喉管、后颈窝……风被提出来病就烟消云散了,不用求医问药,吃药打针,我的子女很少有病痛,我不得不说是托了黄蜡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