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桥
导读:木桥还是那座木桥,只是更加孤独了,因为邻近都没有这么长的木桥了,可谓文明遐迩。这鹤立鸡群的地位,也打破了它多年的沉默,后来城里许多小孩便在老师的带领下到此“忆苦思甜”。这不知是我们村的耻辱还是光荣,村民们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先锋河闪着绿色的光波,从村头的两座山峰间钻出来,发散着山花的芳香,蜿蜒在村庄的东侧,潺潺的河水使人觉得十分和谐,与均溪河在村中汇合,构成“丫”字形,村民便散落在“丫”字旁边繁衍生息,这就是我的家乡——京口。因为有了两条大河,人们从来就不缺水,即使大旱。相反,到了春季,河水暴涨,交通往来,十分不便,因为仅有的交通要道木桥被冲垮了。
木桥,用四五根五六米长削成平面的杉木拼凑成一节,一节接一节,节节相扣(用藤或铁线),中间用个三角叉做为桥墩支撑,这样构成一条百米长的木桥。
从理论上说,村里至少要有两座木桥,才能方便于“丫”字旁边的村民往来耕作。两座木桥长度相仿,用途不一样,均溪河两岸,人口密,田地多,人流量大。相比之下,先锋河就显得冷清了。
木桥搭了冲,冲了搭,虽然不要一般村民动手,但农时是不能耽误的,河水未退,就是青年小伙子也望河兴叹,于是村民们开山凿石,在均溪河上架起一座石拱桥,了却村民多年的夙愿。于是就剩先锋河上的一座木桥,由于它的地位远不如均溪河木桥,也由于经济境况的不好,一拖再拖,就这样耽搁了下来。
木桥还是那座木桥,只是更加孤独了,因为邻近都没有这么长的木桥了,可谓文明遐迩。这鹤立鸡群的地位,也打破了它多年的沉默,后来城里许多小孩便在老师的带领下到此“忆苦思甜”。这不知是我们村的耻辱还是光荣,村民们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终于有一天,“京口村在外工作同乡会”发出倡议,集资捐款,准备兴建一座水泥桥,以结束木桥的历史。这个举动感动了各级领导和村民,很快一座崭新的水泥桥便飞峙南北,气势恢弘,壮观雄伟。
按理木桥该寿终正寝,完成使命,可是拆不拆木桥又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拆者认为,有了新桥要它干什么,都二十一世纪了,简直是耻辱;不拆者认为,留着也碍不了什么事,让人记住过去,给人以警示,或许会带来旅游效益呢!
哦,木桥,你好!
田少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