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一封“被情书”的故事

一封“被情书”的故事

2013-10-23 23:31 作者:肖周 阅读量:333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导读平心而论,小玉是我们知青中出类拔萃的姑娘。我确实对她有好感,但只是朋友而已。那方面的想法我一点都不敢有。我们这样的家庭,加上我自身的条件,我想想都是错误的。

去年六月五日,是我们绍兴知青下乡到通辽的纪念日。纪念活动结束后的一天午后。我家的电话铃声大作。接起电话,是一个女人的声音。她让我猜,她是谁。虽然已四十年没听过这个声音了,但我马上说出了她的名字——蒋小玉。

整整四十年没有她的消息。眼前浮现出那个梳着长长的辫子,亭亭玉立的少女的身影。想起了那个“被情书”的故事……

那年,我们送病退的红舟回绍兴后。要去完成一个使命,去蒋小玉家送一封家信。走前她就告诉我们,你们去我家看看,我爸爸收藏了许多毛主席纪念章,你们定能大饱眼福。小玉的爸爸是军分区副司令员。能见到这样的高官是我们多大的幸运。

一个星期天的上午,我和红舟通过层层岗哨到了小玉的家。副司令员和蔼可亲的接见了我们,问了我们一些在通辽的情况,坐在宽大的沙发上,我们一一做了回答,因为紧张,始终也没敢提看毛主席像章的事。便匆匆告辞了。

回家后,我给小玉写了信,信中写了去她家的情况。也说了几句想她和大家的话。

十几天后,小玉回信了,同样她写了生产队的情况。也说了几句想我和红舟的话。这是朋友间的最简单的问候,没想到竟引发了一些很可笑的事情。

接到小玉的信后的一天下午,岳民领来了一个女生,姓张。说是小玉的同学。也是南下干部的子女。我很热情的接待了他们。我告诉他们,小玉来信了,然后聊了一些各自的插队的情况。他们就告辞了。

他们走后,我突然发现小玉的信不见了。一定是我下楼给他们倒茶时,被他们拿走的。这封信本来没有什么,但这样的行为让人恼火。我不好好的保管小玉的信件,是对小玉的不尊重呀。

第二天,我专程去找岳民,和他一起去找了那个姓张的人,还去了她下乡的生产队,她就是不给。后来我才知道她把这封信交给了小玉的父母了。一次次讨要都是无功而返。

春天到了,我们要回通辽了。临行前的一天。小玉的母亲来我家了。我很奇怪老人家是怎么知道我家的。坐下后,她一直以一种审视的目光看着我,看得我很不自在。好在谈话的时间不长,老人家就告辞了。她托我带了两样东西,一个书包,是缝了口的,一看便知是吃的零食。另一件是一把明晃晃的不锈钢菜刀。这种刀当时只有部队上才有。我很奇怪小玉要一把刀做什么。但是奉命我还是把它带回了通辽。

回到了生产队,传言已四起。甚至传到了别的生产队。小玉有个中学男同学是一起来的,他一直在追小玉。他托人带来一封信。信的上方写了俄国作家茹科夫斯基的名言:“安静吧!没教养的群俗,世界上盲目的聪明人。”信中极尽了世间最刻薄的语言,讽刺和侮辱了我。说我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并且约定五月一日,余粮堡赶集,在集市的南边和我决斗。

平心而论,小玉是我们知青中出类拔萃的姑娘。我确实对她有好感,但只是朋友而已。那方面的想法我一点都不敢有。我们这样的家庭,加上我自身的条件,我想想都是错误的。但是,士可杀不可辱,就是玩命我也得去会会这个男生。小玉极力阻止了我,此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夏天的一个晚上,生产队开会。小玉告诉我,她要走了,先去北京姐姐家小住几天,然后去她爸爸战友的部队当兵。男生中她只告诉了我和小宝。几天后小玉就悄悄的离开了生产队。四十年来,生产队的所有知青都不知道她在何处,在什么地方工作……

电话里小玉告诉了我她的情况。她当了二十多年的兵,衔至中校,退伍后在中央国家机关工作,任处长。因为在部队,不知道大家的情况,所以就失去了联系。电话中说了许多,都是谈生产队知青的情况,真是感慨万千。

放下电话,老伴好奇的问:“是谁呀,唠得那么热闹.。”我就给她讲了那封信和那把不锈钢刀的故事。因为在把刀我一直在用,从单身到成家,一直跟了我四十年。我说:“我就是不明白,蒋妈妈为什么要我带一把刀给小玉。到了生产队,小玉为什么不要了,给了我。”

老伴拍着我的脑袋说:“你呀,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蒋妈妈不是在告诉你,让你们一刀两断吗?真笨!”

哈哈,四十年,是老伴的一句话点醒了梦中人。让我懂得了蒋妈妈做为母亲,对孩子的关爱和良苦用心。

四十年了,我还是无法原谅那个无知又无聊的偷信的小女。

相关文章关键词

《一封“被情书”的故事》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