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农村基础教育现状

农村基础教育现状

2013-10-24 00:00 作者: 阅读量:418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导读:为期一周的“三下乡”在我们的足迹中渐渐的消逝了。在这一周的走访中,我了解了很多,收获了很多,更加明白了乡村孩子读书的艰难,也为自己能够拥有现在的学习条件感到满足。乡村教育的水平,让我有些担忧。我也认识到在乡村教育方面,还有很多工作值得我们去做,

教育强,则国强;教育兴,则国兴。自古以来,没有哪个朝代强盛时,文化底蕴不浓厚的,教育水平不高的。中国为何自古以来就领先世界,究其原因都是因为教育的缘故。而今,我们要走入世界这个大舞台,并在这个舞台上占一席之地,教育就变得非常重要了。因为只有通过教育,通过学习,才能创新,才能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人才,实现“人才强国,科技兴国”的目标。

对于教育,我国的主要领导人都给予很大关注。就进入新时代而言,江泽民在《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讲话》中说过,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胡锦涛在河南看望特殊教育学校是语重心长的说道,要提高教书育人水平,培养更多的有用之才。可见,教育的重要。同时,教育关乎着整个国家的生存与发展,是延续着整个民族的精神血脉的大事,它对于提高国家的国民素质,提高国家的世界地位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调查前的阐述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可以说占中国人口的大部分,因此,抓好农村教育,对于中国来说十分重要,并且,农村文化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实现农业现代化,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所以,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就成了政府当前应当关注的问题。

带着对农村教育问题的思考,我们有选择的来到了常德市鼎城区丁家港乡,开始了为期一周的“三下乡”社会调查活动。

一调查目的

短时间内,小范围的体验农村生活,初步了解丁家港乡基础教育的水平和现状,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够引起当地政府重视,并加以改善。

二,调查的基本情况

1,调查对象:丁家港乡乡政府工作人员,学校老师以及部分学生及其家庭。

2,调查方式:分组走访到户,个案分析,与村干部联合召开座谈会,从而保证调查的真实性和广泛性。

3,调查内容:丁家港地区教育现状,该区孩子的学习、生活及家庭状况和当地的办学现状。

三丁家港乡基础教育现状的基本特征

1,该区农民收入有限,大部分家庭在支持子女读书都存在困难。

近些年来,在国家大力提倡教育的熏陶下,该区大部分人都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产生了支持和以子女读书为荣的观念,也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通过教育摆脱“农民”的束缚,走向更远的天空。但由于传统农业观念的束缚,农民本身并不能通过种田来提高收入,因为这其中有一种赤潮效应,农民收入实际上增加幅度并不大,因为农产品增值的同时,化肥,农药也成倍增长;因此,农田的投入也剧增,而落到口袋里的实际收入并未增;家庭条件并没有得到很大改善。同时,受观念的束缚,没有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和先进设备,没有增加品种的价值,故而收入没有得到明细的提高。在此同时,教育所占的比例占据了家庭收入的七成到八成,让他们苦不堪言;在丁家港乡的清凉村,我们走访发现外出打工的竟然占据该村人数的九成。其中,我们走访来到一户特别贫困的家庭他家住的是土墙砌的屋子,屋顶是茅草盖的,一到下雨时甚至可能会漏雨。我们对他的家庭进行了调查,通过我们之间的交谈,我们了解到他家有两个孙子,孩子在当地中学读书,孩子的父母因为孩子读书而出门打工去了,三年都没有回来;同时他告诉我们最近快开学了,他孙子的学费还没着落,他想能把田里的麦子种出来卖了,加上他父母寄得钱应该能凑足学费,我们问他有什么心愿,他告诉我们他希望自己能够凑出一点钱,给两个孙子各买一件新衣服。

2,该地师资力量不足,老师教育水平不高,教育质量低,导致许多学生到外地觅学。

由于该地教育经费的投入缺乏,在教育质量上有很大的问题,一些学生家长对此产生不满,甚至于有些学生家长将自己的孩子送到桃源等外地读书。通过我们几天的走访,在走访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个孩子刚读完初中的家长,他告诉我,在该区,教育的质量不太高,具体情况是他的小孩子在一次期末考试的考试中,一门科目的最高分数也只有60多分,他很疑惑,到底是老师的教育质量不高,还是卷子太难?另外,我到一位大婶家,她跟我反映,他们的孩子到学校接受老师辅导的机会几乎没有;老师闲暇时就开始打牌,连家长到学校去问自己孩子情况时,连他们孩子的去向都不知;另外,他们的孩子向他们反映,考试时可以抄答案,因为别的学校老师来他们学校监考。针对这些现状,家长们很担忧,担心自己的孩子送到学校到底对不对?

3,死读书,孩子开展课余活动的机会几乎没有,获取的信息量少,压抑了孩子的天性

在该村,我们了解到基本上是不存在多媒体,电脑教学的,基本上在农村拥有这样的条件的几乎少之又少。但在该地,连课外活动基本上也不存在。我们问询了学生,据他们反映,他们学校就只有一周一节体育课,没有音乐,美术之内的课程。同时,像校运会,电影观看的活动基本上是不存在的。每天除了老师上课以外,是不会有什么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的。他们只能通过老师来获取外界的信息,窥探外面的世界。因此,在乡村,“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根本上就是一句标语罢了。正因为如此,大部分学生产生了很强的厌学情绪。所以,我认为,课余活动的缺乏,对于孩子的学习可能会产生很大影响,这显然应该引起教育部门的重视。

4,留守儿童问题突出

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家务农已经满足不了家庭的需求,尤其对教育而言,因为平常学校收的杂费太多,已经超过了农民正常的承受范围,所以;大部分家长不得不出外打工赚钱,供养孩子读书,但与此同时,因为父母的离去,孩子得不到正常的关爱,而家里爷爷奶奶年纪过大,对孩子过于宠溺;让孩子越来越叛逆,爷爷奶奶无法管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孩子的学业,让孩子因为没有人进行监督,而走上歧途,当父母再进行管教时,已为时晚矣。有些学生更会因为父母的离去产生一种封闭心理,让人很难与之沟通,久而久之,就会与社会脱节,对她的一生产生很大的不良影响。

5,学生家长对于补习以及寄校留宿有一些看法。

在调查中,一些学生家长对我们说担心孩子寄校的话,会跑到学校外的网吧上网,从而不搞学习;同时,他们认为学电脑是应该支持的,因为电脑可以找到有用的信息,但因为小孩容易受游戏的影响,所以在寄校方面有些担心。还有,因为暑假的时间长,通常会有一些补习活动,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参加,由不得不让自己的孩子参加,因为担心自己的孩子赶不上的缘故。我觉得,这种情况应当深思。

四,丁家港乡关于教育方面的成就

1,乡村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认真落实国家政策

2,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3,改善了当地的文化水平,提高了农民的文化素质

4,开拓了农民的眼界,让先进的农业技术设备开始进入农民眼球

五,个人关于改善该地区基础教育的几点建议

根据“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农村的基础教育任务还任重道远。而对于教育事业而言,农村教育事业是重中之重,也是难度很大的一个部分。而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又是一定要去完成的。因此,我们要加大对农村教育事业的关注。

1,当地政府要进行政策引导,国家要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尤其是农村。

当地政府要密切关注当地的办学实况,认真审核当地民办学校的收费标准;该减免的就要减免,该取缔的就要取缔,从而减少农民在教育方面的支出。同时,国家要加大农村教育的投入,要实现教育的信息化、现代化、多元化,引导青年大学生来校任教,对于来校的大学生,国家要给予政策上的优惠和生活上的扶住,同时引进一些先进的教学设备,实现信息化任教。

2,加大经济投入

1,国家要在农村基础教育上加大扶持。

创办“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专项资金和“国家扶贫教育工程”,改善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

2,适当地鼓励社会,团体以及个人投资助学。

对于教育,尤其是农村教育,光靠国家补贴扶住是不够的,所以必须发动社会或当地的企业团体,以及较富裕的个人进行“爱心助学”活动,让他们捐钱捐物,投资建校。在学校建设上,采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开办多种课外活动,在教与玩中引导孩子进行学习,使之产生求知的欲望。另外,设立教育基金。对于捐助的个人或团体国家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增加他们办学的欲望。

3,提高师资力量

1,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培养其贡献的观念,;这,需要政府提倡,同时学校方面从小落实,并举行相应的实践活动。

2,国家对于大学生回乡支教给予政策上的支持。

3,对于乡村老师进行再教育。国家以及政府部门给予农村;老师再教育的机会,提高乡村老师的文化水平,培养其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提高乡村老师的素质。

时光如水,一去不复返;为期一周的“三下乡”在我们的足迹中渐渐的消逝了。在这一周的走访中,我了解了很多,收获了很多,更加明白了乡村孩子读书的艰难,也为自己能够拥有现在的学习条件感到满足。乡村教育的水平,让我有些担忧。我也认识到在乡村教育方面,还有很多工作值得我们去做,因为只有年青一代的文化水平和知识能力提高了,我们这个国家才会越来越强大,越来越富强,才能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但由于自身的能力有限,只能通过这份调查报告聊表心意,希望能够引起社会有心人士的关注。

任编辑:月华

相关文章关键词

《农村基础教育现状》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