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托{农村旧风俗之四}
解放前,农村缺医少药,新生儿出生率高,成活率却相当低。农村接生婆土法接生,全凭经验,无科学可言。即使过了这一关,存活下来的还有夭折的威胁。不懂科学,缺医少药,老百姓图孩子好养、好管,平平安安长大成人,只能听天由命,祈求于迷信,寻求精神寄托。方法真可谓五花八门。
起怪名。斤孩子起个难听的乳名,以求保住孩子的性命。阎王嫌名字难听就不收了。如:粪桶、烂货、小孬、臭蛋、、丑货、黑驴、马骡、赖鬼之类;有怕失去而取名叫拉住、绑住、拽住、神保、天佑之类;有一幼儿傍黑在门口玩耍,不料被狼叼走,家长痛心疾首,后来生了个男孩,竟然取乳名叫“狼不吃”。
认干娘。自我感觉八字不硬,斤孩子认个干爹干娘,以保平安。有专认生养男孩子多的,一般不讲门户,不论贫富。娃多的父母,干儿干女也少不了。有专认匠人的,铁匠、木匠、泥瓦匠,尤其是铁匠,玩的是火,打的是铁,手重命硬神鬼怕。有认老槐树作干爹干娘的,一般都是村中百年古槐,树大腰粗,枝繁叶茂,年代久远,似有仙气附体,木匠心怀惴惴,莫敢施以斧锯。有的干脆把孩子认到菩萨或者送子娘娘跟前,一步到位,根硬心硬,格外放心。
戴银锁。孩子满月时戴一盘银锁,戴不起银锁的戴铜锁,脖子上戴项圈,项圈挨颈下,吊一个锁疙瘩。意在锁住这个小精灵。虽不能与贾宝玉的通灵宝玉相比,意思是差不多的。这锁一直要戴到十二岁生日,才能卸下。
穿红衣。一般都是巫婆神汉或算命先生出的主意。儿时我的一个伙伴叫小红,一年四季都穿的是红衣服,一直穿到十二岁。一个男孩子穿红衣,特别显眼。人送绰号“红孩儿”。不穿不由他。巫婆神汉一句话,不听心里一疙瘩。只好宁信其有了。
改称呼。我的一个小伙伴,叫他亲生父亲为“叔”,叫了一辈子。家里人习惯了,外人听着忒别扭。算命先生说,叫爸活不成,叫叔可保命。一句瞎话,让这个当父亲的到死都没有听儿子叫一声“爸”。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一个目的,就是图孩子好养,好管。图个吉利,图个心安。现在看来,这种做法是有些迷信、愚昧。但旧时成俗,实在是父母出于对子女的深爱、担忧而祈求上苍的保佑。也是一种自我安慰和精神寄托。
怡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