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给恶俗炒作泼点冷水

给恶俗炒作泼点冷水

2013-10-24 21:28 作者:张金平 阅读量:309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导读一个有贡献的人,有才华的人,有美德的人被人传颂理所当然;虽平凡却不乏感人事迹的人受到喻扬也无可厚非。尽管如此,也得有一定的度。伟大人物被无限神化所带来的灾难我们记忆犹新......

“炒”是什么意思?《新华字典》里是这样解释的:“把东西放在锅里搅拌着弄熟”。百度百科解释得更加详细:“炒是最广泛使用的一种烹调方法,它主要是以油为主要导热体,将小型原料用中旺火在较短时间内加热成熟,调味成菜的一种烹调方法。由于一般都是旺火速成,在很大程度上保持了原料的营养成分。烹制食物时,锅内放少量的油在旺火上快速烹制,搅拌、翻锅。炒的过程中,食物总处于运动状态。这种烹调法可使肉汁多、味美,菜嫩又脆。”

“炒作”是近些年出现的新词,百度百科是这样给它下定义的:为扩大人或事物的影响而通过媒体做反复的宣传。我认为“炒作”一词最精准的定义,应该是“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佳的创意和最低的成本,最终实现传播效应的最大化。”

“炒作”是需要智慧的,因此就一定有高级的、低俗的,甚至恶俗的之分。什么都炒,弄不好会出大问题。

前些年,人们炒外汇、炒国库券,产生了先富一族;接着人们炒股票、炒房地产,赚钱发财的大有人在。去年下半年以来,又有人兴风作浪,炒起了农产品,这就让人不可思议了。一些平日里十分不起眼的农产品,一时间仿佛突然成为通胀预期的“风向标”,绿豆、大蒜价格飞涨,“豆你玩”、“蒜你狠”甚至成了社会流行语,可见各界关注度之高。先是由于干旱和低温,引发大米(特别是粳米)和蔬菜价格上涨,这还情有可原。三四月份炒作中药材,主要是三七和薏仁,三七最贵的时候每公斤660元,但前几年收购价只有几十元。四月底五月初炒作大蒜和绿豆,干蒜的零售价格到了每公斤16元,绿豆的价格有的超市每公斤已经超过20元,简直太离谱了。农产品价格上涨纯粹是游资炒作的结果,通过媒体的放大效应,使得社会消费心理预期变化,导致价格异常波动,社会反响强烈。

网络上沸沸扬扬地炒的一个让人忍俊不禁的人物:罗玉风,被人们称之为“风姐”的那位,我相信炒的人绝不是把罗玉风作标的。我们国家十三亿人,罗玉风绝对是排名十亿之后的,我们鄙视的不是她的能力或相貌;而是她那不知天高地厚的盲目自信。此人也不过知道《知音》、《故事会》之类极普通杂志,就自称博览群书;还不知道三百年前中国和世界上有哪些社会贤达,当代有哪些科技精英,更不要说三百年后了,竟大言不惭地认为她是这六百年中第一人!对这样的人,我们应当寻求精神科的医生来帮助她,而不应当创造条件使之无休止地膨胀!假若当初江苏卫视《人间》栏目让她去做一档节目并无恶意,后来者蜂涌而上地追捧便是心怀叵测!这些人哪里是炒风姐,他们是在炒自己!

钟情于此类炒的人现在不在少。前不久,诸多媒体炒了一位流浪者——犀利哥,对这位称之为犀利的流浪者而言,他最需要的是衣食无忧,居有定所;至于把照片放到网络上,让人演绎成种种“帅”姿,对他毫无用处。不从最切实处用功,于主人翁无补,我们不能不怀疑成天围着犀利哥转的那些人的动机。

最近一个时期以来,一些地方电视台的谈话、娱乐类节目,尤其是某些“电视相亲”节目为了吸引观众眼球,偏离社会主流价值观,出现了媚俗、庸俗、低俗乃至恶俗的倾向。像“宁坐宝马车里哭,不坐自行车后笑”这样赤裸裸的拜金主义爱情观充斥荧屏,以貌取人、以财取人、讥贫笑困,赚取廉价笑声,“雷人雷语”不断。而某些本该做荧屏价值观“守门人”的节目主持人,却常常美丑不分,借机炒作,“雷上加雷”。本是展现真善美的娱乐节目变成了“审丑闹剧”。

电视上大行其道的婚恋征友类节目,频现“拜金女”、“炫富男”,炒作的是金钱至上。这类节目过于娱乐化,爱情低俗化、道德沦丧化和语言尖刻化,给社会多少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电视台注重的是收视率、节目的好看性,于是节目编导人员更多的是通过“编”和“导”来调动观众,设计场景,甚至设计情节,连嘉宾身份也造假。这对那些真心寻找约会对象的参与者,把宝贵时间和真情投入的观众来说,都是重大伤害。

还有一桩可笑的事,就是炒过了头的张悟本。现实生活中,一个聪明人若想得到他不可能得到的东西,就会变愚,比如长生不老,你不可能获得,但人的潜意识里,或多或少都有“长生情结”。于是,养生专家火了,养生书籍畅销了,随之伪医张悟本出现了。张悟本从平头百姓到教授神医,再从京城最贵中医变成娱乐笑谈,是传奇?太褒义;是闹剧,太简单。只有一个词最恰当,那就是“江湖”。卖保健品,并非什么江湖绝技,很多人都曾干过。不过,张悟本却从中窥出三个成就其江湖地位的秘笈:一是小富起来的民众开始热衷养生保健,健康成为他们关注的话题;二是人们迷信权威、追求新异,使得新概念包装下的伪保健十分抢手;三是推销保健品的经历练就了张悟本口吐莲花和察颜观色的能力。

在张悟本的江湖字典里,或许没有“成败萧何”这四个字。他太懂得利用媒体炒作自己的重要性,以至于忘了在泛娱乐化的媒体炒作里,他其实成了当红卫视捧杀的祭品。没有金刚钻,非要去揽瓷器活,他的大嘴巴过于嚣张,或许契合了某些卫视娱乐至死的精神,但却暴露了连最基本的医学常识都不具备的硬伤。憋屈许久的真医学专家开始向伪的张悟本开炮,而膜拜张氏的庸碌大众也懵懂而醒———原来被这个家伙忽悠了。

幸运的是,张这棵树还算倒得及时,否则还要干出惊天地泣鬼神的事,传该公司有个惊世策划,“悟本堂”将赴阿联酋的迪拜大楼租一套豪室为人看病!挂号费10万元!这个创意实在妙,妙得令我觉得是神仙想出来的主意。但我相信,届时迪拜大楼定会焰火冲天,各路大侠蜂涌而至,赴天下第一高楼花10万元做健康咨询,是贵族身份的象征。这个世界不缺有钱人,独缺创意师,这类“创意师”的创意就是让有钱人的钱有处可花。

一个有贡献的人,有才华的人,有美德的人被人传颂理所当然;虽平凡却不乏感人事迹的人受到喻扬也无可厚非。尽管如此,也得有一定的度。伟大人物被无限神化所带来的灾难我们记忆犹新,普通人怎能耐得高温炽烤?如今某些人如果不是真正的低级趣味,那就是商业目的使他们丧失常态。我想说的是,炒作是一种不断翻新的商业技巧,基本的目的是人气,也就是大众的注意力,最终目的是名气和金钱。炒作不是耐不住寂寞,而是使一切寂寞。炒作不是某一个人的无聊,而是使大众一齐无聊。值得忠告的是,炒作就象糖炒栗子,不要蠢到把栗肉也炒糊了,要适可而止,见好就收。

相关文章关键词

《给恶俗炒作泼点冷水》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