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老纸虫
编辑按:虽然有人说,生活是现实的,是残酷的,其实不然,生活是用心良苦的。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生活如果很散漫的让人感觉到快乐,而感觉不到艰难,就是使一个人一直在一个误区中,难以取得成功,同时,生活是一个为人储存记忆的锦囊,虽然时间已经流逝,但过往的生活总让人不断回念。
我有过七年的销售纸张的经历,在公司解散教育科和职工学校以后,我来到公司下属的纸张公司,被安排搞外勤,负责宣武区片儿的文化用品商店和区域内印刷厂的纸张销售供应,当然文化用品商店这块儿是重点,也就是业务基本户。菜市口文化用品商店是业务大户,特别是它的纸张批发部,更是纸张要货大户。
这个纸张批发部有两个老师傅,在京城纸业里赫赫有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们都干了大半辈子纸行,对各种纸张相当熟悉,经验丰富,特别是他们又有着商人的本色,绝对会杀价,不得不使你做出让步,最终把价格降下来,把买卖做成。在京城纸行中他们被称为“纸虫子”。如果你是做纸张生意的,绝对不能露怯,不能说不在行的话,在这两个老纸虫面前一定要树立起好的形象,那就是你是个干纸张的好手,才能得到他们的如同,否则他们是看不起你的,你也很难同他们做成生意。
当然两个老纸虫也不是绝对看不起刚刚干纸张的雏儿,只要你虚心学习,尊重老师傅,说话靠谱,不能四六不着调,他们也会逐渐地接受你并教你这个徒弟。他们最讨厌的就是不懂装懂,在他们面前胡吹的人,这样的人干不成什么事情,最终也得不得他们的认可。
我刚刚接手宣武区的纸张销售,首当其冲的任务就是怎么面对这两个老纸虫。在还没有做纸张销售之前就对这两个老纸虫子的大名早有所耳闻,心里不免战战兢兢的。听人说:那个张师傅人还不错,随和一些,原来在咱们公司呆过,比较好打交道;而那个宋师傅就不是那么好对付了,刚刚跟他打交道他是不会拿正眼夹你的,更不要说你是个雏儿了。
原来单位有几个纸张外勤,有老的也有年轻的,跟两个老纸虫打交道也很发憷,并且两个老纸虫也并不满意我们单位的几个外勤,甚至不喜欢他们,所以外勤也在不断地调整更换,单位领导多少也考虑了两个纸虫的意见,特别是那位宋师傅的意见。与两位老纸虫打交道你不能不聪明,也不能太聪明,更不能装聪明和玩小聪明,他们是不吃这一套的。
第一天在单位领导和部门负责人的带领下来到了这个纸张批发部,算是第一次与两位老师傅见面,说实在的,接手这家批发部的销售,面对这两个纸虫子还真怵头,心里是战战兢兢的,因为从做纸张销售上说,我毕竟是初来咋到的雏儿,还什么都不懂,别看自己一直是当老师的,职工培训给业务员讲业务知识,但是真正干起纸张来,自己还真不如那些被我培训的学生。自己的销售外勤的生涯才刚刚开始啊,一切都需要从头学起。一毕业就当老师,做了十一年的老师,但是现在谁都是我的老师,单位的业务员是我的老师,这两个老纸虫更是我的老师。我感觉这才是我真正走向社会的开始。自打干上纸张销售外勤,接触各种各样的人,特别是像两个老纸虫这样的人,我意识到人生的挑战算是真正地开始了。
我前面说张师傅这个人还比较随和一些,好打交道一些,刚刚接触他不久的时候,张师傅对我说:小赵,看你是个实在人,好好钻研纸张业务,要不老宋会看不起你的,他这个人能够看得起的人没有几个;要不你的销售就不好做了。我记住了张师傅的话。
因为这个纸张批发部是我们单位的重点业务户,也是我的业务大户,如果与这里的关系搞不好,那么势必影响整个的销售,特别是我的销售任务就要几乎泡汤。如果在我的手里丢了这个批发部的业务,那可是大罪过呀!单位的人也是没有一个人会看得起你的。
几乎每天上午都跑批发部,有事没事坐坐也是交流,时间久了与两个师傅也熟了,还经常喝酒聊天。当然在相互之间的买卖上也遇到了很多困难,特别是单位原本对这个批发部的纸张供应价格是有折扣的,有时候纸张要量很大,折扣却下不来,单位领导不批,我也没办法,最后影响了买卖。两位老纸虫也了解我,宋师傅对我说:你们公司不好打交道了,再这样下去买卖没法做了。我向公司提出的建议,公司也不采纳,使我在业务上处于两难的境地。
还好,接手批发部的销售两三年后,两个老纸虫先后退休或提前退休离开批发部,他们又被京城的一些纸行高新请去,由于这两三年的接触,相互熟悉并信任,为以后几年的纸张销售打下了基础,当然那是自己倒腾纸张买卖的时候,公司因业务的不景气最终解散,但我与两老纸虫的纸张业务并没有结束,而是才刚刚真正的开始。2010.9.17
十年磨一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