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从“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看古人咏物诗的写作境界

从“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看古人咏物诗的写作境界

2013-10-22 01:14 作者:陇上飞 阅读量:356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导读欧阳修赞赏“疏影横斜”一联,黄庭坚认为“雪后园林”一联似乎更好些。方回在《瀛奎律髓》卷二十评道:“盖山谷专论格,欧公专取意味精神耳。”纪昀批道:“此论平允,然终当以山谷为然。”

林逋有三首咏梅花诗。其中最著名的句子应称“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两句。林逋的三首咏梅诗是这样的:

梅花

吟怀长恨负芳时,为见梅花辄入诗。

雪后园林才半树,水边篱落忽横枝。

人怜红艳多应俗,天与清香似有私。

堪笑胡雏亦风味,解将声调角中吹。

山园小梅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梅花

小园烟景正凄迷,阵阵寒香压麝脐。

湖水倒窥疏影动,屋檐斜入一枝低。

画工空向闲时看,诗客休征故事题。

惭愧黄鹂与蝴蝶,只知春色在桃溪。

欧阳修赞赏“疏影横斜”一联,黄庭坚认为“雪后园林”一联似乎更好些。方回在《瀛奎律髓》卷二十评道:“盖山谷专论格,欧公专取意味精神耳。”纪昀批道:“此论平允,然终当以山谷为然。”这两首咏梅,都是描写梅花的,一首写梅花的风格高,给它安排一个背景,雪后园林,水边篱落,用雪来衬托,显得梅花耐冷,在百花凋谢时开放;用水边来衬托,显出梅枝横斜的倒影,跟一般花不同,这些都从梅花的风格着眼的。一首写梅花的神情,疏影暗香是写花,用水和月来陪衬,因为写出了花的神态,所以更为人所爱好。纪昀着重在风格上,认为“池水倒窥”一联,也在写梅花的风格,写它的疏影横斜,所以批:“王说是。”认为王直方讲的“池水倒窥”一联可以和前两联媲美是对的。不过最为传诵的还是“疏影横斜”一联,“池水倒窥”一联几乎无人提起,经过考验,还是欧阳修的看法对。既然写梅花,自然以能够写出梅花的神态为最好。再说,“水边篱落忽横枝”一句,和“池水倒窥疏影动”这两句,都包括在“疏影横斜水清浅”一句里,而“暗香浮动月黄昏”这一句的形象,在其他两联里都没有,这也显出“疏影横斜”一联形象更丰富。

方又批道:“予谓彼杏桃李者,影能疏乎?香能暗乎?繁?之花又与月黄昏.水清浅有何交涉,且‘横斜浮动’四字,牢不可移。”这说明咏物诗的背景衬托很重要,用来衬托桃李杏的是春光明媚,不是水清浅、月黄昏,桃李杏是繁花如锦,不是疏影暗香,经过这样一比较,更显出这一联写出了梅花的神态。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原诗还有可商之处。例如第一首的末联,讲到胡人吹角,有《梅花引》曲调。加入这首诗里写梅花落,那么用这个结尾是合适的,这首诗是写梅花开放,用这个结尾就不合适了。第三首“阵阵寒香压麝脐”,麝脐是极浓烈的香,梅花的暗香怎么能压倒麝香呢?

最好的咏物诗词,既刻画了物,也把作者的人格写进去,把作者的思想感悟写进去,像陆游的《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史,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这是写梅,也写出了诗人的思想感悟。这才是咏物诗的最高境界。

易连山2010-9-16

相关文章关键词

《从“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看古人咏物诗的写作境界》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