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做纸的那几年

做纸的那几年

2013-10-23 15:22 作者:赵春华 阅读量:255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导读做纸的那几年也是很累的几年,因为在做业务的同时,还天天惦记着老太太,老太太不能没有保姆照顾。在我跑业务的同时,还不断找保姆,光保姆我前后就找了二十多个......

九三年到九七年那几年是我做纸张业务走向成熟、也是买卖不错的几年,也是最忙碌的几年。九三年父亲病故,母亲又患了半身不遂,一直到九七年秋天过世,那几年老婆一直没有工作,去了几年俄罗斯也没有挣到什么钱,所以那几年家里孩子的开销、老太太本人、加上保姆的开销,负担很重;还好纸张的买卖做得说的过去,当时一年挣个三两万还是不错的,能够满足家里的各项开销。

虽然当时在国企工作,国营商业批发公司的买卖也一天不如一天,已经出现不景气的局面。国营商业管的比较死,放不开,所以在纸张价格上无法与别人竞争,特别是当时很多私人企业的出现,它们都在经营纸张业务,在纸张价格上也有很大的回旋余地,这样我们这些干纸张的就自然成了那些私营企业老板眼中的目标,它们纷纷找我们这些业务员帮助它们销售纸张,因为我们掌握着销售渠道,这样我们也有更多的机会与外面的纸张销售商打交道,了解了更多的纸张收购和销售渠道,这对我们自己倒腾纸张生意很有帮助,也是自己挣钱的一个重要渠道。

基于前几年的纸张销售经验,以及在京城纸行里建立的关系和树立的形象,我已成为京城纸行里人们关注的目标,甚至不少人也称我为“纸虫”了,说起纸张来也是头头是道,这么多年出门在外,特别是通过纸张销售结识了不少人,提起我的名字在做纸这一行很少有人不知道或不认识我的。无论做什么都要入行,行内的人好办事,人们都知道你,行外的人自然就难以打入,大概这是多少年形成的,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比如说:我特别喜欢歌曲创作,歌词写得不错,很多专业的歌词作者写得还不如我呢,他们的歌词却都被作曲家谱曲,并成为流行歌曲到处演唱。但是若想打入音乐界是很难的,你毕竟不是圈儿内人,你写得再好也不行;你进去了,那些干专业的还吃什么饭?所以做纸的也是这样,你是行外人进去很难,得到大家的认可就更难,除非后来纸张放开经营以后,有钱人投入纸业经营当老板的,一般人是不会得到认可的。那时候把货拿到手卖给别人过后才结款,人家凭什么信任你?很多比较大买卖都是这样做成的,先空手套白狼,凭的就是纸张这行当里人们的信任,人家看的是你这个人实在,不会坑人;你坑人就等于把自己挣钱的路给堵死了,那是自己害自己。

在外跑业务当中,还结识了一个河北雄县的老杨,我先是跟他儿子认识的,那年,我们之间做成了几笔不小的买卖,河北十好几个县用纸的厂子都找他,所以那时候他们父子常往北京跑,每次至少拉回去一卡车纸,有的时候甚至是雇几辆大卡车。我的任务就是找到他需要的纸,只要有合适的纸,他就带着现金和车辆过来,他也不要发票,我给他写个白条就行了,一令纸我赚几块是几块,货款就地结算给纸库的负责人或财务。当时与他做的买卖一笔就赚几千块钱,在纸张仓库点钱,我把属于我的装进自己的口袋,卖纸的那些人看着眼红。我心想呢,我给你们卖纸,你们多少钱给我,我加多少与你们没关系,你看着眼红也没用,谁叫你们有纸不知道卖给谁,自己没有销售渠道,我不替你们卖,你们的纸就是烂在仓库里也没有知道,你们还挣个屁钱?他们仓库里的那些放了多少年的、堆积如山的烂纸基本都是通过我给他们卖干净的,这些农民看着我挣钱眼红,真是短视啊!

说实在的,我还真佩服老杨,人家也是农民,这么多年在外边跑纸张生意,人实在,自己该赚的钱自己赚,别人挣钱他也不眼红,你赚多少我不管,只要你给我的价格我能够接受,你加价多少那是你的本事。九十年代中期老杨做纸就赚了有五百万,我对老杨说:你比当县长的还强,就是给你个县长你也不会去干。

那几年除了给单位卖一些纸,很多时间都是自己倒腾纸,比单位挣得多多了,那时候一个月能够有两三千的收入应该是单位开的工资的十倍。哥哥跟我说:开发区土地局你去不去?一个月工资八百。我说:算了,不去了,还是做纸吧,时间也自己掌握,不用天天跑单位上班。再说母亲也病着,还得雇保姆,开销大,我去坐办公室挣这个八百块,那日子还怎么过?再说做了这么多年纸也熟悉了。

九八年纸张生意已经不那么好做了,市场也不太景气,公司的业务经营陷入困境,最后单位解散,我把档案关系转到了人才,拿着公司补偿的一万多块钱回老家盖了几间门脸房开起了商店,至此也就告别了纸张行当。

做纸的那几年也是很累的几年,因为在做业务的同时,还天天惦记着老太太,老太太不能没有保姆照顾。在我跑业务的同时,还不断找保姆,光保姆我前后就找了二十多个,一直到老太太过世。

2010-9-17

怡儿

相关文章关键词

《做纸的那几年》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