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把家丢了么?

把家丢了么?

2013-10-24 18:38 作者:恬然 阅读量:227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导读思绪一下子冲破云和雾,记忆也开始明朗起来,于是想起了“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想起了“每逢佳节倍思亲”,想起了“临行密密缝”的老母,想起了朱自清先生《背影》中的老父。

当今天忘了房门钥匙被锁在门外时,心中有种惶惶然的感觉,也才醒悟过来,这房间这地方终究不是我的家。那么我的家在哪呢?我把它丢了吗?自己也不得而知。

翠(我同学、同事、兼室友)这几天回老家了,于是我只有等房东太太来给我开门了。傻傻的站在房门口等了一会儿,觉得终究不是办法,于是走下楼到大门那去等。铁门紧锁着,望着外面来往的行人和车辆。想起两句古诗“墙里秋千,前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只是我现在哪里敢称自己为佳人呢!反倒觉得自己像古代后宫中的佳丽们,皇宫的大门把她们紧紧的包围着,她们每天涂脂抹粉,翘首盼望,只为博得君王的一个微笑。西施能“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杨贵妃能“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但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君王只听那新人笑,又哪里能闻的到那旧人哭呢!所以这富丽堂皇的皇宫终究也不是她们的家。至于说父母那边,他们也只能说些“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之类的话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纵使曹操的铜雀真锁住了二乔,又岂能锁住她们思家思孙策和周瑜的心呢!

而于我呢!毕业之后踏上了打工的列车,提着行李箱,行走于陌生的道路,观望着陌生的脸孔,当找到第一份工作时本以为就找到了家,从此便有了个安身之处。但好景不长,于是匆匆的我来了便也匆匆的走了,在匆匆的指缝间我知道那里也不是我的家!

马致远吟唱“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顿感自己就是那枯藤老树昏鸦。

从第一家公司出来。在旅馆里住了几天,虽然里面条件还可以,但是白天带着沉重的心情找工作,晚上又拖着沉重的步子回来,同时还要付昂贵的费用,于是我知道这里也不是我的家,家应该是充满阳光,温馨而又美丽的,更不会伸手向我讨钱。几天之后,找到了现在的工作,老总给我们在外面租了房子,房子还算宽敞,只是里面什么都没有。于是第二个月我和翠购了些家具,还买了台电视机。买好了东西我们总共剩下10元钱,但是还有一个星期才发工资。于是便拿其中的5元买了面条,其余5元用来买些便宜的菜。例如豆腐,一元可以购置两块,还有豆芽,一元可以购置一小袋子。菜贩子和翠是一个市的,于是他总是亲切的喊我们为老乡。我听着也很顺耳,仿佛让他叫了两句便又找到了家的感觉了。有时我也会和他讨价还价,但是后来想想,既然大家都是找家的人,于是乎反倒怜惜起他的不易。从此也就不再和他理论菜价贵贱与否了。因为我知道这“老乡”两字又岂是这钱能购的到的呢!以前大大咧咧的我现在也会精打细算了,俨然感觉自己就像个家庭主妇了,于是便多情的把这个小房子当成了我的家。

可现在被锁在门外,看着外面熙熙攘攘的人,看着他们的微笑。感觉他们似乎在嘲笑我,笑我太傻,笑我太痴,笑我竟然把这里当成了家。他们仿佛在偷偷的告诉我:“你便是那落叶那柳絮,风一吹,便从这个家飞到了那个家。哪里都是你的家,却又哪里都不像家”;他们仿佛还在告诉我:“你就像那难民,提着行李,到处奔走,但却只能蜻蜓点水般来了又走。无法生根发芽”。

他们说着说着,房东太太便回来了。拿了钥匙开了门,感觉自己像只迷途的羔羊。听着李清照醉醺醺的低唱“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听着李白惆怅的吟咏“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思绪一下子冲破云和雾,记忆也开始明朗起来,于是想起了“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想起了“每逢佳节倍思亲”,想起了“临行密密缝”的老母,想起了朱自清先生《背影》中的老父。

于是我便知道迷失的只能是躯体,我的心在告诉自己“我的家不在松花江上,而在那有父母的遥远的地方”。

即使有一天我失忆了,我也一定会做那趟回家的列车,我也一定会认得那条回家的小路,那里有“小桥流水人家”。

怡儿

相关文章关键词

《把家丢了么?》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