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音符
导读:秋,没有春的勃发绚烂,不似夏的茂密炽热,也不像冬的死寂荒凉,造物主赋予秋以特殊的气度与神韵,淡泊而悠远,苍郁而沉雄,清冷中别有一种幽深的情致,诗思遍布山野,画意充塞天地。
春远逝了。
夏逃遁了。
现于眼前的却是秋风秋雨、秋色秋声、秋景秋韵。
秋风瑟瑟,秋雨淅淅,秋叶萧萧,秋虫啾啾。
秋,没有春的勃发绚烂,不似夏的茂密炽热,也不像冬的死寂荒凉,造物主赋予秋以特殊的气度与神韵,淡泊而悠远,苍郁而沉雄,清冷中别有一种幽深的情致,诗思遍布山野,画意充塞天地。
秋是春花的凝芳,秋是夏火的冷焰,在含蓄中喷薄,在怡静中激荡,在粗犷中展示纤茸,在旷远中体现充实。
满眼春花给人的迷梦在此时作淡云高飞,
灼心夏躁撩动起的淫奢在此刻伴清流顿逝。
从阶前一叶到万木萧疏,一切都是宁静如禅。
熟透的果实悄然睡落,收割之镰挥洒无声,向日葵在阳光下低头沉吟。
是秋,使它们成了最朴素的哲人。
万物都在俯仰之间现出本色,蝉为它们鼓噪而鸣,菊为它们吐蕊而香。
秋天是一曲幽邃的歌,是一首深湛的诗,是四季中最壮烈也是最震撼人心的季节!
秋无际,味无穷。
秋是怀人思乡的季节,秋是沉思默想的季节,秋是收获成熟的季节。赏秋需要好心情,把秋色看饱,把秋味尝透。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读宋玉的《九辩》,迎面一派肃杀。
欧阳修《秋声赋》以“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写尽秋的凄凉与阴沉。
杜甫的《秋兴八首》以“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开始他的哀吟。
薛涛《送友人》:“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呈现一片清苍的冷色。
李清照以“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写离愁别苦。
辛弃疾则以“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抒发壮志难酬之愁。
王勃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千古传诵。
贾岛“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气象宏阔。
李白“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为朗朗秋月奏出昂扬奋发、情思悠悠的乐章。
白居易《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以奇丽的色块绘一幅着色秋江图,与张继的《枫桥夜泊》描绘的冷落的秋夜寒江图形成鲜明对照。
秋色斑斓。
秋山的深沉,秋水的浩淼,秋林的苍凉,秋空的高邈,秋月的清朗,秋气的肃杀,构成一幅多色调的画图。
秋,是饱含深意的寓言,是意在言外的童话,是幽思万种的长诗,是禅意渊深的画卷。
秋是不可切割的大气诗篇,秋是不可撕裂的广阔胸襟,秋是不可复制的艺术珍品,秋是不可修饰的自然原稿。
十年磨一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