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五言绝句5
《登乐游原》
作者: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注解:
1、意不适:心情不舒畅。
2、古原:即乐游原,是长安附近的名胜,在今陕西省长安以南八百里的地方。
韵译:
临近傍晚时分,觉得心情不太舒畅;
驾车登上乐游原,心想把烦恼遣散。
看见夕阳无限美好,一片金光灿烂;
只是将近黄昏,美好时光终究短暂。
评析:
??这是一首登高望远,即景抒情的诗。首二句写驱车登古原的原因:是“向晚意不
适”。后二句写登上古原触景生情,精神上得到一种享受和满足。“夕阳无限好,只
是近黄昏”二句,素来人们多解为“晚景虽好,可惜不能久留。”今人周汝昌认为:
“只是”二句,“正是诗人的一腔热爱生活,执着人间,坚持理想而心光不灭的一种
深情苦志。”这种看法,虽有新意,却不合诗人的身世,也不合诗人当时的情绪。
《寻隐者不遇》
作者: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注解:
1、云深:指山深云雾浓。
韵译:
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
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
他还对我说:就在这座大山里,
可是林深云密,不知他的行踪。
评析:
??这是一首问答诗,但诗人采用了寓问于答的手法,把寻访不遇的焦急心情,描摹
得淋漓尽致。其言繁,其笔简,情深意切,白描无华。以白云比隐者的高洁,以苍松
喻隐者的风骨。写寻访不遇,愈衬出钦慕高仰。这首诗有人认为是孙革所作,题为
《访夏尊师》。
《渡汉江》
作者:李频
岭外音书绝,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注解:
1、岭外:大庾岭之外,就是广东。
韵译:
久在岭南居住,家乡音讯全无;
经历一个寒冬,又到立春时候。
距离家乡越近,心中越发不安;
遇人不敢相问,唯恐消息不祥。
评析:
??这是久离家乡而返归途中所写的抒情诗。诗意在写思乡情切,但却正意反说。写
愈近家乡,愈不敢问及家乡消息,担心听到环的消息,而伤了好的愿望。语极浅近,
意颇深邃;描摹心理,熨贴入微;不事造作,自然至美。
《春怨》
作者: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注解:
1、辽西:东北辽宁省等地。
韵译:
快赶走树上的黄莺,
别让它在枝头长啼;
啼声会惊破我好梦……
害我梦不到那辽西。
评析:
??这是春闺望夫诗。正面似写儿女情,实则却写征妇怨。诗意连绵,环环相扣。首
句写“打起黄莺”,次句写“打起”的原因是“莫教啼”,三句写“莫教啼”的目的
是不使其“惊妾梦”,四句又写“妾梦”是到辽西会见丈夫的。如此连绵反复,句句
相承,层层递进,一气呵成,读来余音满口,韵味无穷。
《哥舒歌》
作者:西鄙人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
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注解:
1、窥:窃伺。
2、临洮:今甘肃泯县,秦筑长城西起于此。
韵译:
黑夜里北斗七星挂得高高;
哥舒翰勇猛守边夜带宝刀。
吐蕃族至今牧马只能远望;
他们再不敢南来越过临洮。
评析:
??这是西域边境人民歌颂哥舒翰战功的诗。诗以北斗起兴,喻哥舒翰的功高;以胡
人“至今”“不敢”南下牧马,喻哥舒翰功劳的影响深远。全诗内容平淡素雅,音节
铿锵和顺,既有民歌的自然流畅,又不失五言诗的典雅逸秀。所以,沈德潜说:“与
《敕勒歌》同是天籁,不可以工拙求之。”然而,即使以工拙求之之,难道就失其俊
美感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