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七言绝句8
《嫦娥》
作者: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注解:
1、深:暗。
2、长河:银河。
3、碧海青天:指嫦娥的枯燥生活,只能见到碧色的海,深蓝色的天。
4、夜夜心:指嫦娥每晚都会感到孤单。
韵译:
云母屏风染上一层浓浓的烛影,
银河逐渐斜落启明星也已下沉。
嫦娥想必悔恨当初偷吃不死药,
如今独处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
评析:
??就内容而论,这是一首咏嫦娥的诗。然而各家看法不一。有人以为歌咏意中人的
私奔,有人以为是直接歌咏主人公处境孤寂,有人以为是借咏嫦娥另外有所寄托,有
人以为是歌咏女子学道求仙,有人以为应当作“无题”来看。我们姑且当作歌咏幽居
寂处,终夜不眠的女子。以此而论,着实写得贴情贴理。语言含蕴,情调感伤。
《贾生》
作者: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注解:
1、宣室:汉未央宫前正室;
2、逐臣:指贾谊曾被贬谪。
3、才调:才气。
韵译:
汉文帝在宣室求问被贬谪的贤臣,
贾谊的才华和格调更是无可比伦。
谈至深夜汉文帝挪动双膝靠近他,
可惜他不垂询民生却是穷究鬼神。
评析:
??这是一首托古讽时诗,意在借贾谊的遭遇,抒写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诗选取汉
文帝宣室召见贾谊,夜半倾谈的情节,写文帝不能识贤,任贤;“不问苍生问鬼神”
却揭露了晚唐皇帝服药求仙,荒于政事,不能任贤,不顾民生的昏庸特性。诗寓慨于
讽,讽刺效果颇好。
《瑶瑟怨》
作者:温庭筠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注解:
1、冰簟:喻竹席之凉。
2、潇湘:水名,在今湖南省内。
韵译:
银床竹席多凉爽,我却偏偏不能入梦;
长空澄碧如水,夜里云絮轻轻地飘荡。
远处传来几声雁叫,雁群飞过潇湘去;
十二楼中夜已深,唯有明月洒着寒光。
评析:
??诗是写女子别离的悲怨,蘅塘退士批注:“通首布景,只梦不成三字露怨意。”
诗所写的是梦不成之后之所感、所见、所闻的情景。全诗象是几种衔接紧密的写景镜
头,表现了女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和思想感情。冰簟、银床、碧空、明月、轻云,南
雁、潇湘,以至于月光笼罩下的玉楼,组成了一组离人幽怨的秋夜图,渲染了一种和
主人公离怨情绪统一和谐的情调和氛围。诗中虽无“怨”字,然而怨意自生。
《马嵬坡》
作者:郑畋
玄宗回马杨妃死,云雨难忘日月新。
终是圣明天子事,景阳宫井又何人。
注解:
1、回马:指唐玄宗由蜀还长安。
2、云雨:意谓玄宗、贵妃之间的恩爱虽难忘却,而国家却已一新。
3、景阳句:陈后主叔宝,闻隋兵至,刀偕其宠妃张丽华,孔贵嫔出景阳殿,自投井
??中,至夜仍为隋兵所俘。
韵译:
杨妃死后玄宗銮驾又回帝京,
夫妻难忘思念之情与日俱增。
马嵬赐死虽非情愿终属圣明,
景阳宫井陈后主又是什么人?
评析:
??这是一首咏史诗。天宝十五年(756)六月,安史乱军攻陷潼关,长安危及,
玄宗仓皇逃蜀,道经马嵬坡,六军驻马哗变。杀奸相杨国忠,逼玄宗赐死贵妃。即为
马嵬事变。诗的首两句写玄宗“回马长安”时,杨妃死已多时,意谓“重返”长安是
以杨妃的死换来的。尽管山河依旧,然而却难忘怀“云雨”之情。“云雨难忘”与
“日月新”对举,表达玄宗欣喜与长恨兼有的复杂心理。后两句以南朝陈后主偕宠妃
张丽华、孔贵嫔躲在景阳宫的井中,终为隋兵所虏的事,对比唐玄宗马嵬坡赐杨贵妃
自缢的举动,抑扬分明。诗对玄宗有体谅,也有婉讽。玄宗的举动虽胜陈后主,但所
胜实在无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