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唐诗三百首》--五言绝句2

《唐诗三百首》--五言绝句2

2013-10-25 05:58 作者:可儿 阅读量:252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终南望余雪》

作者: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注解:

1、终南:山名,在陕西省西安市南面。

2、林表:林梢。

3、霁色:雨后的阳光。

韵译:

终南山的北面,山色多么秀美;

峰顶上的积雪,似乎浮在云端。

雨雪晴后,树林表面一片明亮;

暮色渐生,城中觉得更冷更寒。

评析:

??据《唐诗纪事》卷二十记载,这是作者在长安的应试诗。诗写遥望积雪,顿觉雪

霁之后,暮寒骤增;景色虽好,不知多少寒士受冻。咏物寄情,意在言外;清新明

朗,朴实俏丽。

《宿建德江》

作者: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注解:

1、建德江:在浙江省,新安江流径建德的一段。

2、移舟:靠岸。

3、烟渚:弥漫雾气的沙洲。

韵译:

我把船停泊在暮烟笼罩的小洲,

茫茫暮色给游子新添几分乡愁。

旷野无垠远处天空比树木还低,

江水清澈更觉月与人意合情投……

评析:

??这是一首刻划秋江暮色的诗。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然后写到宇宙广袤

宁静,明月伴人更亲。一隐一现,虚实相间,两相映衬,互为补充,构成一个特殊的

意境。诗中虽不见“愁”字,然野旷江清,“秋色”历历在目。全诗淡而有味,含而

不露;自然流出,风韵天成,颇有特色。

《春晓》

作者: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注解:

1、春晓:春天的旱晨。

韵译:

春意绵绵好睡觉,不知不觉天亮了;

猛然一觉惊醒来,到处是鸟儿啼叫。

夜里迷迷胡胡,似乎有沙沙风雨声;

呵风雨风雨,花儿不知吹落了多少?

评析:

??这是一首惜春诗,诗人抓住春晨生活的一刹那,镌刻了自然的神髓,生活的真

趣,抒发了对烂漫醉人春光的喜悦,对生机勃勃春意的酷爱。言浅意浓,景真情真,

悠远深沉,韵味无穷。可以说是五言绝句中的一粒蓝宝石,传之千古,光彩照人。

《夜思》

作者: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注解:

1、举:抬。

韵译:

皎洁的月光洒到床前,

迷离中疑是秋霜一片。

仰头观看明月呵明月,

低头乡思连翩呵连翩。

评析:

??这是写远客思乡之情的诗,诗以明白如话的语言雕琢出明静醉人的秋夜的意境。

它不追求想象的新颖奇特,也摒弃了辞藻的精工华美;它以清新朴素的笔触,抒写了

丰富深曲的内容。境是境,情是情,那么逼真,那么动人,百读不厌,耐人寻绎。无

怪乎有人赞它是“妙绝古今”。

《怨情》

作者:李白

美人卷珠帘,深坐蹙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注解:

1、深坐句:写失望时的表情。

颦蛾眉:皱眉。

韵译:

美人儿卷起珠帘等待等待,

一直坐着把双眉紧紧锁闭。

只看见她泪痕湿满了两腮,

不知道她是恨人还是恨己。

评析:

??这是写弃妇怨情的诗。若说它有所寄托,亦无不可。诗以简洁的语言,刻画了闺

人幽怨的情态。着重于“怨”字落笔。“怨”而坐待,“怨”而皱眉,“怨”而落

泪,“怨”而生恨,层层深化主题。至于怨谁?恨谁?作者铺下了无限的空地,解诗

人可以自解。

《八阵图》

作者: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遣恨失吞吴。

注解:

1、八阵图:由八种阵势组成的图形,用来操练军队或作战。

2、三分国:指三国时魏、蜀、吴三国。

3、石不转:指涨水时,八阵图的石块仍然不动。

4、失吞吴:是吞吴失策的意思。

韵译:

三国鼎立,孔明的功勋最为卓著,

他创制的八卦阵,更是名扬千古。

任凭江流冲击,石头却依然如故,

千年遗恨,在于刘备失策想吞吴。

评析:

??这是一首咏怀诗。作者赞颂了诸葛亮的丰功伟绩,尤其称颂他在军事上的才能和

建树。三、四句,对刘备吞吴失师,葬送了诸葛亮联吴抗曹统一中国的宏图大业,表

示惋惜。末句照应开头,三句照应二句;在内容上,既是怀古,又是抒怀,情中有

情,言外有意;在绝句中别树一格。

相关文章关键词

《《唐诗三百首》--五言绝句2》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