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唐诗三百首》--七言绝句4

《唐诗三百首》--七言绝句4

2013-10-25 11:15 作者:可儿 阅读量:270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宫词》

作者:顾况

玉楼天半起笙歌,风送宫嫔笑语和。

月殿影开闻夜漏,水晶帘卷近秋河。

注解:

1、闻夜漏:这里指夜深。

韵译:

高入云天的玉楼,奏起阵阵笙歌;

随风飘来宫嫔的笑语,与它伴和。

月宫影移,只听得夜漏单调嘀嗒;

卷起水晶帘来,我似乎靠近银河。

评析:

??这首宫怨诗,与其他宫怨诗的不同处,是采用对比的手法。前二句写听到玉楼笙

歌笑语;后二句写自己锁闭幽宫的孤凄冷落。如此相形比作,即使不言怨情,而怨情

早已显露。

《夜上受降城闻笛》

作者: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注解:

1、回乐峰:唐代有回乐县,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西南。回乐峰即当地的山峰。

2、受降城:唐代有东、中、西三座受降城,都在内蒙古自治区境内。

3、芦管:笛子。

韵译:

回乐峰前的沙地白得象雪,

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秋霜。

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

一夜间征人个个眺望故乡。

评析:

??诗意在抒写边防将士之乡情。前二句写月下边塞的景色;三句写声音,闻见芦管

悲声;四句写心中感受,芦笛能动征人回乡之望。全诗把景色、声音,感受融为一

体,意境浑成。《唐诗纪事》说这首诗在当时便被度曲入画。仔细体味全诗意境,确

也是谱歌作画的佳品。

《乌衣巷》

作者: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注解:

1、乌衣巷:南京,晋朝王导、谢安两大家族居住此地,其弟子都穿乌衣,因此得

??名。

2、朱雀桥:今江苏省江宁县,横跨淮河。

韵译:

朱雀桥边冷落荒凉长满野草野花,

乌衣巷口断壁残垣正是夕阳西斜。

晋代时王导谢安两家的堂前紫燕,

而今筑巢却飞入寻常老百姓之家。

评析:

??这是一首怀古诗。凭吊东晋时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桥和南岸的乌衣巷的繁华鼎盛,

而今野草丛生,荒凉残照。感慨沧海桑田,人生多变。以燕栖旧巢唤起人们想象,含

而不露;以“野草花”、“夕阳斜”涂抹背景,美而不俗。语虽极浅,味却无限。施

补华的《岘佣说诗》评这首诗的三、四句时说:“若作燕子他去,便呆。盖燕子仍入

此堂,王谢零落,已化作寻常百姓矣。如此则感慨无穷,用笔极曲。”

??这首诗据说博得白居易“掉头苦吟,叹赏良久。”自有其深意所在。

《春词》

作者:刘禹锡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注解:

1、宜面:脂粉和脸色很匀称。

2、蜻蜓句:暗指头上之香。

韵译:

宫女打扮脂粉匀称,走下红楼;

春光虽好独锁深院,怎不怨愁?

来到庭中点数花朵,遣恨消忧;

蜻蜓飞来,停在她的玉簪上头!

评析:

??这首宫怨诗,是写宫女新妆虽好,却无人见赏。首句写粉脂宜面,新妆初成,艳

丽妩媚,希冀宠幸;二句写柳绿花红,良辰美景,却独锁深院,满目生愁;三句写无

端烦恼,凝聚心头,只好数花解闷;四句写凝神伫立,人花相映,蜻蜓作伴,倍显冷

落。层层叠叠,婉曲新颖。写宫女形象,丰韵多姿,妩媚动人;写孤凄幽怨,委婉含

情,得之于神。

《后宫词》

作者:白居易

泪湿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

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熏笼坐到明。

注解:

1、泪湿:犹湿透。

2、恩:指皇帝对她的恩爱。

3、熏笼:薰香炉子上罩的竹笼。

韵译:

泪水湿透罗巾,好梦却难做成;

深夜,前殿传来有节奏的歌声。

红颜尚未衰减,恩宠却已断绝;

她独倚着熏笼,一直坐待天明。

评析:

??诗是代宫人所作的怨词。首句写夜来不寐,梦想君王临幸;二句写忽闻前殿歌

声,君王来幸无望;三句写红颜犹在,君恩已断之苦;四句写再幻想君王可能来幸,

于是斜倚熏笼,坐待至天明,终成泡影。语言明快自然,感情真挚而多层次,细腻地

刻划了失宠宫女千回百转的心理状态。

《赠内人》

作者:张祜

禁门宫树月痕过,媚眼惟看宿鹭巢。

斜拔玉钗灯影畔,剔开红焰救飞蛾。

注解:

1、禁门:宫门。

2、红焰:指灯芯。

韵译:

暗淡的月光移过宫门和树木,

明眸媚眼只看那宿鹭的巢窠。

孤灯斜影看她偏头拔下玉钗,

挑开烛芯的红焰救出了飞蛾。

评析:

??诗意在写宫女静夜的孤寂无聊;先写宫门森严,时光飞逝;次写丽质不宠,艳羡

宿鹭;再写斜拔玉钗,丰姿袅娜;最后写剔焰救蛾,使其重生。虽是无意,却颇有

情。有感于自身深锁宫禁,恰如飞蛾扑焰,大有怜蛾自怜的情感。全诗造意深曲,耐

人寻味。

相关文章关键词

《《唐诗三百首》--七言绝句4》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