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落里漫步(外两篇)
导读短暂的客居使人更明白这样的道理。——到了落脚地,把包袱卸下,回顾了今天的事,整理了结果;做出明天的安排。然后,洗漱,上床。入睡之前也看几分钟的电视,不过是作为对空白的填充。
是寻幽访胜的闲情吗?也算不上。可能心里是存在着这种美丽的事吧!
实在很喜欢那种古旧的院落,那陈年木头的颜色,那大门楼上的衰草,还有那院墙一隅的幽静;甚至喜欢那屋的破败和草的荒芜。不必是可缅怀的旧辉煌的空壳,对那从不夺人眼目,安静躲在一边的小门,甚至“柴扉”,我更喜欢。里面低矮的小房,房前屋后齐整或杂乱的光景,都莫名的让我感到亲切……
那房子里生活着的,絮絮叨叨的,你对我答的,吵闹的,啼笑的,每日里生出田园诗人望见的“依依墟里烟”的,造出感动、抚慰无所皈依失落之人的“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意境的,他们,正享受安宁、幸福、恬淡、温馨的生活。
而那些破败了的无人居住的空屋,则一望即叫人想到这里曾经生活过的,也曾絮叨,也曾吵闹,也曾啼笑,也曾…….的人们。
活着和死去都无声无息,只是领受了生命,又归还于无常!
昨天 今天
过去了的时光是真的过去了吗?不,它们似乎仍在哪里存在着。里面,包裹着曾经的自己和周围一切的人、物、事。在那里,日头还自顾高挂着,花还自顾开放着,生活的味道还自顾弥漫着,人事还自顾铺展着。还有,我自顾冥想着,你永是陪伴着…….
不要说,“曾经存在”,那真的一直就存在——从未远去!
可是,昨我与今我,却不能对话。不是因为时空不同,不同的时空也可在梦中交汇——梦的世界并没有时空;而是因为,实在——生活已换了主题,心也换了境。一切过去的都留在了过去,一切现今的就矗立在现今。过去在过去的世界里,现今在现今的眼脸旁。
那么,对于你我的友谊呢?它是属于昨天还是今天?如果它能从昨天跨到今天,我又怎么会这么孤独呢?
想把昨我与今我之间做个引渡,可是不成!为什么世界一秒秒地过来,人却生生地隔成了两个?
客与家
日子重复着日子。
所以倦怠。
当周围的景象熟悉到视而不见,当没有计划变成一种习惯……
不是我在生活,而是时光从我身上趟过。趟过,不留记忆!
怎么办?
“客舍是家家是客”——客、家,只是相对。其实人在哪里不是绝对的客呢?不过寄居时间长短不同而已。住旅馆是一天两天的客,住病房是一周两周甚至一月两月的客,住宿舍是一年两年甚至三年四年的客——居家呢,最长也不过几十年的客!
我们并没有永久的居所,“家”的概念是一种误解。
客与家都只是夜晚的栖息地。栖息是我们拥有居所的本意,栖息是为了将疲惫之身重新注入活力。
短暂的客居使人更明白这样的道理。——到了落脚地,把包袱卸下,回顾了今天的事,整理了结果;做出明天的安排。然后,洗漱,上床。入睡之前也看几分钟的电视,不过是作为对空白的填充。第二天一早醒来,走到窗前,看看天气,看看早行的人,收拾妥当,出门。
出行让人更明白了“居家”。简单了,还原了!还原了,清爽了!
现在的日子则过得昏重!早上只是习惯性的出门,晚上回家习惯性的吃饭,习惯性的看电视,习惯性的上床睡觉;第二天亦如此。如此,周而复始!好似可以永久。
呵!拿自己怎么办?
其实,身体也不过是灵魂的居所,灵魂也不过是身体的客。一切都不会长久!那么为什么昏重的活着?为什么不简单,不还原,不清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