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失的小巷
导读:偶尔有二伯打来的电话,问候大家的消息,还算让小巷的牵挂有了回应。 时光滑过了多少年?小镇改造,小巷的人们陆续搬迁,小巷的人家更加稀稀落落。
小街的拐角处,有条小巷。
小巷里住着十来户人家。
小巷的路面最初很差,一到雨天就泥泞难行。
二伯在发现几个孩子连续摔倒后,找了一辆拖拉机组织起几个大小伙子,拉了一车石子给铺平了。
泥泞减少了许多,可是石子路在踩踏一段时间后,仍然是条凹凸不平的路。
小巷的人们在这条路上坚持了不少日子。偶尔有孩子学步摔跤,磕了头。
大家发明了一种宽宽长长的带子,专门给每家的孩子学步用。
偶有路过的人,会热心的问这样的带子在哪里能买到。
小巷的人们都说,这种带子只有我们这里有,实用。
二伯在小巷里最具号召力。二娘会做很多好吃的,小巷的人们都有幸品尝过。
大家在二伯的组织下,互助互敬,自成一道风景。
二伯家最小的孩子上小学时,他接了镇上一项小工程,赚了钱。
二伯把家里的板墙换成砖墙。
小巷的路也被二伯整理成水泥路面。
巷里的人们高兴极了。
这条新修的路让小巷重新换了新颜。
孩子们开始聚集在一起打羽毛球。大家走得更近了。
巷子里的笑声常常传到不远的街上,引得路人过来看热闹。
有一年,能干的二伯去了远方做生意。
之后,他把二娘和孩子们都接出了巷子。
巷子少了一户为大家制造欢笑,带来快乐的人家,突然冷清了许多。
人们总在念叨二伯,想念二娘亲手做的佳肴。
后来听二伯家的亲戚说,他们家去了南边的城市,因为那边生意实在太忙,没有时间回来。大家好不失望。
偶尔有二伯打来的电话,问候大家的消息,还算让小巷的牵挂有了回应。
时光滑过了多少年?小镇改造,小巷的人们陆续搬迁,小巷的人家更加稀稀落落。
老住户只剩下一两家。那些熟悉的欢笑离大家已经很遥远......
二伯回乡那次,想要找老住户们,竟然已经七零八落,只找到三两人。
小巷虽在,已经少了曾经的欢笑,没了从前的颜貌。
原先那个热热闹闹住在这里的人们亲如一家的小巷,在岁月的流逝中象一个走失的孩子,找不到家人们的去向。
还是当年二伯磨平的水泥路,清清冷冷,静寂无声,在那里等待着什么。
也许还会有记得回家的人们,重新带给她幸福爽朗的笑.....
田少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