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揭开矿长突击提拔“助理”的秘密

揭开矿长突击提拔“助理”的秘密

2013-10-24 07:33 作者:空中飞 阅读量:303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导读近几天网络有些不和谐的声音不时传来,有些人坚持认为“矿领导下井是陪死”?找助理“替身”不为过。如果是矿领导,毫不奇怪。如果是“不明真相”的群众,则让人感到十分悲哀。

****·时事述评报道:近期,广西河池市环江县朝阳煤矿突击提拔了7名矿长助理下井带班,而包括矿长、副矿长在内的5名主要领导却稳坐在办公室里。昨天,国家煤监局的核查工作组抵达了广西河池朝阳煤矿并着手介入调查。而此前,这个煤矿突击提拔的7名矿长助理,在媒体的压力下已经被免职(9月27日深圳卫视)。只有矿长能常下井,矿长才会想尽法子去保证矿工的生产安全。让矿长下井不是让矿长与矿工同死,而是力保共生。

真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原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23号文件刚一下发,朝阳煤矿就突击提拔了7名矿长助理,每星期中,每天不管怎么轮流都有一个助理下井。此事被媒体曝光之后,国家煤监局非常重视,马上派出调查组进行核实处理。这是一种严重藐视国家政策的行为,如果这种行为不加以及时制止,安监总局的政策就会成为一纸空文,政策的严肃性与权威性将不复存在。同时,全国将会冒出千千万万个替领导下井的“助理”,胆大的公开,胆小的隐匿。安监总局的形象、党委政府的形象将受到很大的负面影响。

为何要突击提拔助理?因为矿长知道矿井的风险系数高。怕下井后,不知道还能不能回得来,随时都有矿难的发生,一旦出了矿难就要同矿工一道升天,这可不是靠忽悠搞的好的。难道领导的命值钱而矿工的命就不值钱吗?实践证明,真正尊重生命、重视矿工安全的矿企是极少发生矿难的。而绝大多数矿难都与管理不善有关,不是安全投入不足就是违规操作,包括违反生产规律抢进度,本质上都是罔顾职工生命安全造成的。这位矿领导突击提拔助理,证明很有计谋,同时更可以证明这个矿的安全性很差,确实安全没有保障。名义上看是给这些人提了职务,实际上是为自己找了几个“替身”。如果煤矿提拔矿长助理的目的就是为了顶替矿长、副矿长下井,那就是有意逃避国务院和安监总局的规定,这是决对不允许的。

我国为何频频出现催人泪下的矿难,就因为矿老板不愿意投入更多的资金来抓安全生产。为了破解这道难题,中央才决定推出矿长下井陪工作的一项新举措。这个制度,目的就是要把矿工的生命与矿长联系起来,迫使矿领导不能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不得不拿出资金狠抓安全生产,进而使煤矿安全得到各方高度重视,避免矿难的再次发生。然而多数煤矿老板都是“黑心”的,如要按照煤监局的要求来做,其投入的资金就相当大,一年下来利润就会大打折扣。看到白花花的银子塞进了矿井里,没有一个矿老板愿意这么做,于是就只好朝政府部门公关。从镇上到市里,一层一层地去通融主管领导,最后由人事部门现出了矿长助理一职。以解老板们的生死之围。

一些矿领导公开表示,由于平常地面工作繁忙,矿长和几名副矿长不可能下井监督。一句话管总,就是怕死。国务院要求煤矿和非煤矿山领导带班并与工人同时下井、升井的文件下来后,不执行是说不过去的。如何避免下井带来的风险,也避免政策可能产生的处罚,矿老板们确实有才,想了一个滴水不漏的双赢之策。带班下井的任务被分配给了新提拔的矿长助理们,因为这些助理根本就不是官,不参于矿山的任何管理。平时就要下井是份内事,矿工现在戴上助理的帽子后,福利有所提高也很高兴,收获更多,何乐而不为呢?而从此在轮班中,真正的矿领导们就不再有下井之忧了,仍然可以稳坐钓鱼台,依旧悠闲自在的生活。这样,领导带班下井的制度,就被变相完全消解。为了让自己不下井,提拔“矿长助理”下井,这是一种典型的以权谋私,是权力私有化的表现,必须引起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可以想见,提拔并安排矿长助理下井带班,肯定会被这家煤矿当作落实安全指令、加强安全监控、确保安全生产的具体行动而日日记录、层层上报。但是,公众要问:这样的“领导与矿工同在”,跟上级的要求是一样的吗?这究竟是为整个矿企采取的安全措施,还是只为个别领导保命采取的策略呢?突击提拔矿长助理,是一个危险信号,我们必须迅速堵住空隙、打上补丁。当务之急,就需要对矿长助理下井算不算矿领导下井作出明确说明。此外,对于那些雇佣专业人士担任矿长的私营矿企,其幕后老板,也应纳入到“矿领导”的前台上来。

要求领导下井带班,是为倒逼矿领导在安全投入和措施落实方面动真格。因为只有矿山企业领导下井带班,才能及时地发现并处置井下存在的各类安全隐患,加之将矿领导的生命安全与矿工的生命安全捆绑在一起,能够促使矿领导更为积极主动地抓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只要煤矿领导坚持带班下井,相当一部分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特别是当煤矿发现严重险情时,带班领导在采取立即停产、排除隐患、组织撤人等紧急处置措施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所以,只要矿领导下井带班制度能够得到切实执行,是完全可以起到减少矿山安全生产的事故发生,在更大程度上保障矿工生命的健康安全。而找“替身”下井,无疑会使整个制度设计的初衷落空。

近几天网络有些不和谐的声音不时传来,有些人坚持认为“矿领导下井是陪死”?找助理“替身”不为过。如果是矿领导,毫不奇怪。如果是“不明真相”的群众,则让人感到十分悲哀。按照这种逻辑,那些天天下井的矿工岂非天天送死?矿工和矿领导应该是休戚与共的整体,凭什么矿工就该下井“送死”,矿领导就该在井上养尊处优?针对网络上有关“煤矿领导带班下井制度”是“矿领导陪死”的争议,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局长赵铁锤表示,此前许多事实和实践经验表明,只要煤矿领导坚持带班下井,相当一部分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矿领导下井带班不是“陪死”,而是要更好地让大家活着。不少矿难之所以发生,就是因为矿领导在利益驱动下,无视安全隐患,明明发现了危机,还执迷不悟,求速度求产量。有的是因为现场处理者的经验不足,或者要层层上报,延误了人员的撤出,导致了群死群伤事故的发生。“陪死”这种论调还暴露出:生命不是平等的,矿领导的命更值钱更金贵。这说明,改革总会遭遇阻力,总会遭遇一些既得利益者的反对。

没有与矿工兄弟“同生死、共命运”的勇气和底气,没有对自家煤矿安全生产的自信,大概是突击提拔“矿长助理”代替“老领导”下井的根源。人们怀疑,在这些矿领导眼里,只有自己的生命是宝贵的。这样的思维,不仅是近年来屡屡发生矿难的重要原因,更是未来安全生产的一大隐患。朝阳煤矿寻找助理“替身”的做法,受到广大舆论的谴责。虽然新“提拔”的助理们被免了职,但为了应对“领导带班下井”要求,而批发乌纱帽的真矿长们也要打板子问责。血的教训告诉人们,国务院要求矿领导下井带班,就是要把矿领导的指挥台,从井上搬到井下,靠前指挥,及时发现,及时检查,及时排除。审批部门必须严把准入门槛,监管部门确保执法到位,责任追究部门切实问责,如此,才能防患于未然,把隐患解决在萌芽,让更多的矿友不再妻离子散和白发人送黑发人。只有将矿井安全落实在行动上而不是口头上,把工夫花在未雨绸缪而不是亡羊补牢上,如此矿井和矿工的安全,才有真正意义上的保障,才会利于我们的社会和谐与稳定。

(2010-09-2817:18:49)

怡儿

相关文章关键词

《揭开矿长突击提拔“助理”的秘密》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