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新疆第一天
导读那天晚上,我们三个人都没有去餐车吃饭,却腰板笔直地坐在长椅上,甚至都无法爬到小桌上打个瞌睡,就是这样,还觉得腹部受着好大的压迫。
刚从格尔木回到西宁便接到一纸调往乌鲁木齐的命令,于是带好我的亲密朋友---一个装满衣服的老式提包和由一床被褥捆扎成的行李,登上了西行的列车。
六十年代初,从内地到新疆去的旅客并不多,主要是上海、江、浙一带的支边青年和前往探亲的家属。列车经过二十几个小时的颠簸,终于到达了哈密。从车窗望去,小站上的气氛非常热烈,在那里,我第一次真正看到了戴着四角花边小帽的新疆人。姑娘们身穿紧身连衣裙,脚蹬高筒黑皮靴,男人们蓄着小胡子,把深色条绒裤褪塞进高筒靴里,个个都那么漂亮、英俊。他们说着、喊着快节奏并带有卷舌音的维吾尔语,那时,我就有一种好似已经出了国的感觉。
“这儿有人坐吗?”一个像外国人说汉语的声音在我背后响起。回转身,见一对维族夫妇正站在我的身旁。
“没有!你们坐吧!”我说
他们就并肩坐在了我的对面。
“你们到哪去?”我问
“乌鲁木齐!你呢?”男人说
“我们同路,你在那儿工作吗?”
“在铁路设计院”男人回答。他的回答让我又惊又喜
“真的吗?原来我们是同一个单位的。你叫什么名字?”我问。
“叫塞依替,她是我的老婆,叫阿瓦汗”塞依替指着旁边的女人说。
“以前你来过新疆吗?”
“是第一次到新疆!”。
听到这话,塞依替便打开了他的话匣子:
“我们新疆可好啦!听说过吗?吐鲁蕃的葡萄、哈密的瓜、库车的洋刚子(指姑娘或妇女)一枝花!库尔勒的香梨没有核、阿克苏的大米白花花!你看我老婆怎么样?她就是库车人!”他一边说着,一边眨着那双诡秘的小眼睛,显出无比得意的样子。
这时我才敢抬眼看看他的妻子。阿瓦汗的确很漂亮,圆圆的脸庞,肤色稍黑,一双乌黑的眸子深陷在眼窝里,含蓄中有些神密,长长的睫毛向上卷起,就像卡通娃娃一样,她把两道眉毛描得很黑,而且连在一起成了“一”字,似笑非笑地靠在椅背上。
“你很有福气!娶了这么漂亮的妻子!”我说。
听到我的话塞依替更加得意了。
“哈哈!到乌鲁木齐你就知道了,城里比她漂亮的洋刚子还多得很。你知道乌鲁木齐是什么意思吗?翻译成你们的汉语就是大花园,你就知道那儿有多美了!街道很宽,两旁种满了白杨树,楼房又高,商店又大,汽车很多,人更多!我们单位的办公楼就有五层高呐!”他淘淘不绝地说起来。
“我们单位有六个我们维族人,加上我们的老婆就有12个啦”他说
“为什么还要加上你们的老婆?”
“她们经常陪着我们上班嘛!每年文艺汇演,她们都是总队的主力,个个能歌善舞,我老婆唱得最好!”他转过脸向妻子说:
“阿瓦汗!唱一个给他听听!”
我想,在这里她一定是不肯唱的,可是,阿瓦汗喝了一口水,居然大大方方地唱了起来:
“高高山上白云飘,雪白的羊群像滚滚的波涛,合作社的姑娘谁也比不上你好,啊!莱利古尔,你那动人的歌声啊!赛过那百灵鸟......”
她的嗓音非常清脆、柔和、委婉,充满着浓郁的新疆味道。当她的歌声一起,好多旅客都转过身子,竖起耳朵倾听起来。
“再唱一只好吗?”有人在喊
阿瓦汗并不妞妮,好像很愿意在这里显示她的才华,便再唱起一首维语民歌。万万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在她唱歌的时候,竟有两位维族小姑娘举起双臂跑到通道里跳起了维吾尔的转圈舞,还不时让头在双肩上左右移动,小伙子们则热情地欢呼着,吹起口哨,还把手指弹得叭叭做响。在人们的欢呼声中,阿瓦汗又一连串唱了好几只,一时间车箱里沸腾起来......。一阵歌舞结束了,我深深地意识到,维吾尔的的确确是一个热情洋溢又充满欢快的民族。阿瓦汗累了,塞依替自豪了,大家高兴了,列车也缓缓停在了鄯善车站。
塞依替拉着阿瓦汗下了车,他们回来时和许多旅客一样,每人抱了两个很大的哈密瓜。
“来!我们吃瓜!”塞依替指着黄澄澄的瓜对我说“这是地道的哈密瓜”
“已经离开哈密这样远了,怎么还是地道的哈密瓜呢?”我有些不解地问。
“你不懂!说是说哈密的瓜,其实真正的好瓜出在东沟,你第一次来新疆,今天我们就请你先?一?新疆的瓜!别的好东西等到乌鲁木齐再说。”
说着就递给我一大块,那瓜看起来皮很薄,橙黄色的瓜肉很鲜、很亮,还没有进口,就闻到一股浓浓的酒香,吃到嘴里自然很甜很甜,一块吃过,手已经被浓厚的糖水沾得粘了起来。
“再来一块!”塞依替说
“好!”其实,即使他不说,我已迫不急待地想再去抓一块过来。老实说,第一次吃到那样好的瓜,真不想假腥腥地再去表示客气。于是,我们就大吃起来,直到吃得肚子发胀,还不想把最后一个留到明天。哈密瓜的香气弥漫了整个车箱,哈密瓜的甜美味道留在了每位吃瓜人的口中。
那天晚上,我们三个人都没有去餐车吃饭,却腰板笔直地坐在长椅上,甚至都无法爬到小桌上打个瞌睡,就是这样,还觉得腹部受着好大的压迫。
哈哈!我笑自己在地道的哈密瓜面前竟然表现得如此没有出息。其实,和我一样表现的没有出息的还大有人在。真不知道,当到达吐鲁蕃或库尔勒后,若见到那些甜美的葡萄和香梨时还会闹出多少洋相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