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一次探望

一次探望

2013-10-25 00:02 作者:檬檬 阅读量:220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导读桔子还没吃完,姑姑要起身告辞了。老人腿脚不好,但坚持跟出来相送,一直搀扶着走到那小铁门前。老人倚在门上,两人又握着手说了好一会儿告别和再来的话。

周日陪姑姑去探望一位孤居独处的老人。

公交车从市区行驶到郊区,车上乘客越来越少,窗外街景也由喧嚣逐渐变得寂静。一直坐到到终点站,只剩了我和姑。下车后又撇开大路,拐了两拐,最后走上一条土路,姑说“就快到了!”。土路坑坑洼洼,我们走的磕磕绊绊,最后走到一处大垃圾旁的一个小铁门前,看看鞋上和裤脚已全是土。

门又窄又矮,男人们进出得佝偻着,旁边还挂个木牌“闲人莫入”!进得门,下了一段小斜梯后,我开始意识到这个地方很特别:出奇的安静,偌大社区,很多幢六层高的旧单元楼,楼间距较远,也不整齐。有很多空地,长着粗大的黄杨树木,有夹杂的平房,甚至还有一个小院落。我从敞着的门里望去,那感觉亲切、熟悉,像个遥远的梦境。走在宽阔的水泥路面上,只听见铮铮的自己的脚步声。迎面过来一个中年女人,像走在无人之境,见了我们好像突然神色警觉,显出一种幽居僻处之人的古怪。又走了一段路,一个小伙子骑车驶过,也被我捕捉到了同那女人相似的神色。——我想:住在这里的人们是一个群落,就像画报上看到过的上海棚户部落区,那些都市乡人也别有一种生活形态!

忽然姑姑说:“呀,忘了是哪一幢楼!要不你去问问那边车棚的人!”。车棚里车很少,看车的是位老大爷。我猜是因为难得有人同他讲话,所以他很热情、真诚,呆滞的眼睛突然有神,特别乐于提供帮助。讲了半天,也知晓了我们是找谁,但无可指点,所以显得很不好意思,憨憨地笑。我想,“又一个奇怪的山里人!”我们怅惘着,不知该怎么办,这位大爷也就陪我们怅惘着,不知该怎么办!这时好像近处二楼的一扇窗户有人朝这边喊话,我回头发现姑的脸上显出欣喜的神色——真巧啊,要拜访的人看到我们了!陪我们站着手足无措的老大爷也释然了,谢了他,欣然前去!

这老人是我们原来一个村子的,八十多岁了,看上去清癯、硬朗、有精神。我喊“表奶奶”,表奶奶摩挲着我的手“好孩子,张这么大了!”。

她们开始聊天,我一旁安静坐着,打量她的屋子——三室一厅,整洁干净,就像她的人。她们久不见面,也不过仍拉些家常话,诸如“孩子们干什么,孙子们多乖巧,中午吃了莜面和苦菜,你要不要一些黄米面?”——听着,看着,渐渐地就觉得这里对我来说有一种难以言说的久违的亲切和熟悉。对着她床铺上的花毯、枕巾,箱子上摆放的草编针线盒都出了一会儿神,想象着我同她一起在这里生活已经好久了。

聊得正兴,老人又突然想起了我,张罗半天后塞到我手里一个桔子。然后继续聊,我就又继续出神——沙发上的线毯是手工编织的,茶几上铺了等大的花油布,油布上放个小磁盘,盘里托着一套乳白印花茶具。这样的摆设,我很熟悉,好像过去乡间每一户人家都是这样。然而牵动我心绪的是那茶具上透着的淡淡的幽微的光。这点光静静地散放,与周围其他娴静的物件、安谧的空气相融合!凝视着凝视着,脑中划出两个字:“时光”!——是啊,这屋里的乖巧的物件,这淡的光和这静的空气,表现着时光无声流走的一种形式!

我不禁就想:这里的空气、这里的时光为什么是这样呢?物件本身是没有性格的,境,是由心生。然而这些东西却感染了我!它们的主人、它们的与世隔绝还有时光赋予了它们一种特质,它们的特质感染了我!想了下散放在我家里桌子上的东西,同样是杯子碟子,但它们浮躁没有特质,还有我家里的空气也是。

尽管二人还在热情地聊说着,姑姑声音很大,还大幅度地打手势——然而并不影响和打扰到空气里存在已久的宁静。宁静就是这里空气的特质。我想即便这里摆一个喜宴,来一阵喧闹恐怕也难以颠覆这空气的特质了!人热闹人的,物件自在安静着,空气自在沉淀着,反而是叫嚷的人群怕会安静下来,慢慢融和于这里吧!

桔子还没吃完,姑姑要起身告辞了。老人腿脚不好,但坚持跟出来相送,一直搀扶着走到那小铁门前。老人倚在门上,两人又握着手说了好一会儿告别和再来的话。走出一段距离姑回头挥手叫她快回去吧。又走出好远之后,我回头望了一眼,却看到她还在门上倚着,手的姿势也还是刚才握手时伸出来的样子。再往前走,再回头,还在。一直到我们拐了方向,不知她是不是还倚在门上出神!

走完土路,拐出小路,到了马路上站牌前等车时,才觉得喧嚣的世界重新回来,就像时空置换,刚才的去处如同梦境!

我说:“那是什么单位的小区呢?”

“是精神病院的家属区!”。

愕然!

怡儿

相关文章关键词

《一次探望》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