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重塑干部形象“治官”动真格
编者按山西“查岗治官”整顿当地陈积已久的官场习气,不仅在山西省内引起了较大反应,而且在全国范围内也受到了普遍关注。“查岗治官”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魄力,还要有一定的手腕。亲爱的读者,你认为呢?
**·时事述评报道:最近一个月的“查岗治官”风暴,令306名上班时间吃喝玩乐的官员受到了处分。但是与之前“黑砖窑”、“煤老板”、“矿难”等负面新闻不同的是,这一次是山西主动曝光官员的作风问题,其意在整顿当地陈积已久的官场习气(9月29日凤凰新闻)。让山西再一次成为舆论风暴的中心,主要推手就是上任百日的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查岗治官”风暴,不仅在山西省内引起了较大反应,而且在全国范围内也受到了普遍关注。
原来从9月开始,山西省袁书记指导纪委决策,加大了开展“整肃工作纪律,狠刹不良风气”专项行动的力度,先后两次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对上班时间去茶馆、洗浴中心等娱乐场所休闲的国家公职人员进行处理的情况。自山西省此番突击检查后,茶馆、洗浴中心等娱乐场所每天的收入减少了一多半,受到的影响很大,这从侧面反映出“查岗治官”的效果还是明显的。
“查岗治官”正在激起越来越多的议论,更多的声音是为山西的勇气叫好。这么大面积地查岗追责,并让媒体公开报道,实属不易。说明山西在干部管理上已经到了一种境界:不护短、不遮丑,敢动真格。针对太原附近的几个市、县,官员们中午喝酒、下午打牌,晚上去太原搞娱乐活动,曾经蔚然成风影响很不好。9月10日,山西省纪委、监察厅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整肃工作纪律狠刹不良风气的通知》,重申和提出“五个不准”,如有违反规定者,一经查实,一律免职,并依纪依法从严查处。现在官员们人人自危,大家上班都很害怕,不敢再乱跑出去乱作为了,因为“管得严”。
为何官员在上班时间内,喜欢去茶社、洗浴、歌厅等休闲娱乐场所玩乐享受?就是因为官员即使不做事,也不担心工作会丢掉。只要考上了公务员,一般情况下都会轻松地站稳脚跟。这种考核、录用、晋升机制的竞争匮乏,使得公务员队伍长期处于过分悠闲的环境当中。有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多,本来一个岗位的事一人就能胜任,偏偏安排三四人去做,也确实无事可做。这就造成半天工作半天睡,半天工作半天赌。平时小秘陪着小酒喝着;上级哄着下级骗着;反腐喊着贿赂收着;桑拿洗着舞厅泡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些领导所在的地方山河依旧,面貌未改。把这样的干部放在重要岗位上,实际上是对人民最大的不负责。
玩乐之风,已经从潜规则发展到了显规则,在局部地区甚至成了常态;这充分反映出当前一些地方一些党员干部理想信念、道德品质的缺失与堕落。上班“找乐”的,从媒体公布的情况来看,都是一些响当当、有职有权的人物。普通职工不敢去也消费不起,只有官员才有上班外出的特权。官员“找乐”一般都不必自费,因为他们手中掌握着资源,掌握着可以让别人快速致富的权力,很多商人自愿主动孝敬给这些官大人买单,官员岂有还自费去“找乐”之理吗?毕竟掌权者一高兴,商人的效益又快又显著”。
有人说,官员也是人,也有娱乐的需求,也有这个权利。不错,在工作之余和家人、朋友一起,去唱唱歌、跳跳舞,放松一下很正常。但是,把娱乐和工作搅和到一起,打着工作的名义进行娱乐,喊着“进入娱乐场所是工作需要”的高调,就令人作呕了。因为公安部早就有规定:干部动辄出入娱乐场所,实属违规。群众是通情达理的,不会反对官员娱乐,也不会反对官员正常地利用业余时间出入娱乐场所。群众反对的,是官员假公济私,“挂羊头卖狗肉”,权钱交易,进入娱乐场所搞腐败。现在官员“吃喝玩乐”之风愈演愈烈,全国不只山西一些的官员。出入娱乐场所,公款出国旅游,大吃大喝,醉酒闹事之风层出不穷。官员把这些风气视为工作需要,比如陪客是为了更好的招商等等。有的公费出国旅游还拍艳照,有的公款按摩,有的酒后闹事称“我是处长”等等,这些行为,严重地腐蚀了我们党员干部的作风,败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威信,人民群众对此深恶痛绝。
上班时间,出入休闲娱乐场所的官员时有耳闻。不过,以前多是由媒体记者披露,估计现在这样的情况实在太严重了,才迫不得已用“专项治理”的方式进行整治。果然,一查就查出了这么多。4次明察暗访的“战果”就有几百,如果天天查,不知道会查到多少?娱乐场所在当下中国社会环境中的暧昧,意味着在很大程度上是权力腐蚀的结果。娱乐与权力的勾结,使娱乐场所藏污纳垢成为制度性现象。公众对干部上班时间出入娱乐场所,之所以意见很大,是因为官员花费的是纳税人的钱,职责所在,公仆们理应严以律己。官员上班娱乐混淆不分,在今日已绝非一时的、个别的现象,这样一支队伍,以普遍的消极怠工,来换取整个行政机构的效率低下和公众的怨声载道,导致公众对政府深度不信任,干群关系日益冷漠、甚至对抗情绪不断滋长,这是非常危险的。
虽然改革开放以来,各地的经济条件是大有好转,GDP也上得快。一些地方政府在有了钱之后,不是尽量想办法怎么解决老百姓的疾苦,反而是在接待标准上愈发提升,今天吃你的,明天吃我的。不仅要吃美食、喝名酒、抽好烟,还要进行“唱歌、跳舞、洗浴”等娱乐项目。以前也整治过几次,效果不理想,由于没有监督机制,一些官员在上班时间里,经常泡在歌厅、洗浴中心,仿佛也名正言顺了,把工作当成了“吃喝玩乐”,把工作时间当成“唱歌与洗浴时刻”。长此以往,便成了个别官员的习惯。要想彻底改变这种官风,就要建立权力约束、监督的长效机制。分散权力,强化监督。特别是要充分发动群众积极参与,进行举报有奖。对查证的官员,不能只是处分了事,这太轻了,只有消职为民才有震慑作用。否则的话,山西这次的干部整风还会陷入“整治-反弹-再整治”的恶性循环,只是搞一阵风是不行的。
官员的娱乐活动是公款消费,对他们“管得严”很有必要,山西省的“查岗治官”很有现实教育意义。6大网站的网民对有关山西此次专项行动的新闻点击量,高达3.4亿多人次,跟帖1000多万,足见网民们非常支持这个正义的举措。很多网民提问想知道如何再引向深入?省纪委副书记李正印回复说:下一步,纪检监察机关和有关部门继续加大工作力度,搞好五个结合:一是监督检查与宣传教育、加强制度建设相结合;二是抓查问题与严肃执行纪律相结合;三是各级各部门自查与省纪委监督检查相结合;四是严肃查处违纪行为与严格进行责任追究相结合;五是集中整治与建立长效机制相结合。后续效果如何?网民们将继续关注。
袁纯清赴任山西五天,就跑遍了山西11个市,他通过坐谈与走访看一些官员太不象样了。他首先决定“治官”动真格,用新思维来打破当地封闭的官场陋习,重新塑造山西官员形象,并为山西确立一条新的发展路线。这种作法值得赞扬,我们应该鼓与呼。一个地方的发展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没有一支“肯干活、爱干净”的干部队伍。肯干活是“勤政”,受干净是“廉政”。要把那些有实绩、干实事、正派干净的干部,那些埋头苦干、不跑不要的干部,那些敢抓敢管、敢于负责的干部,那些组织放心、群众满意,做得事、沉得下的干部,放到重要的岗位上,让他们干出政绩,实现自身价值。让那些长期泡在“娱乐场所”的贪官、庸官、懒官统统下课,才能树立官场新风,老百姓才有过上美好生活的可能。纳税人的钱不能“养活”尸位素餐之人,增加惩罚力度,提高违法违纪成本,扩大公务员退出渠道刻不容缓,这也是各级政府应该考虑的问题。
(2010-10-0100:32:35)
雨亦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