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红楼何处

红楼何处

2013-10-24 07:19 作者:刘夏留影 阅读量:301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

''

红 楼 何 处

作 者:刘夏留影 / 编 辑:可 儿

落花红颜何剪愁,伤心情事多付酒。谓我心忧几人是?啼血杜宇声幽幽。——《悼红楼》

是夜,从梦中惊醒,满目的鲜红,是血。

脸颊触碰的枕巾,冰凉彻骨,是泪。

本以为那个对“红楼”迷恋痴狂的少年早已如烟,但重新捧起,竟一刻也不能释怀,原来曾经的痛彻心扉只是埋藏进心底的最深,一旦泛起便会将脆弱的心防击得粉碎。

我坦言,自己对美人情有独钟,对“红颜弹指老,天下若微尘”心怀恐惧。于是,对当初那每读一遍,泪便难尽的“红楼”,我选择了深藏,好几年没有半点接触。是不敢,是怕再次经历一次情殇吧?

21世纪头一个十年,当文学凋零,抑或韬光养晦,传统文化被拿来附庸风雅的今天,新版《红楼梦》在万众瞩目下揭开了面纱。暂且不论“红楼选秀”的哗众取宠,额装的一经现世,便重创了众多红迷的心,一个个艳丽过人的女孩,哪还见得曹公笔下“水做的骨肉”,豆蔻年华的她们怎变得如此风韵十足?还有年轻演员专访时的老气横秋,语气狂妄,压根没有分毫古典雅致,天真烂漫。当然,他们是没看过原著的,更是不会去细细体味“琴棋书画诗酒茶”的翩然。而且新版是按通行本的百二十回改编的,高鹗的续作据说还是重头戏,导演说这将是一部“青春成长史诗”。就此无语凝噎……

哎,悲愤无计,唯有学阮籍驾马远去,遇穷途,当哭。

那日翻阅旧碟,找到了87版《红楼梦》,以及《红楼梦再聚首》。阅之,心中戚戚然,过半晌,嚎啕不止。

艰难条件下,经典(当然很多时候87版的主创们都谦虚的否认了,但她的影响绝非一个时代)孕出,万人空巷。从中,我看到的是一颗颗最纯净的心的最纯净的爱,那一刻,他们演绎的是生命的最辉煌,虽然转瞬,亦是夺目非常。怀着对“红楼”的梦来,揣着对“红楼”的爱而走,《红楼梦》除了成为他们记忆中的不可磨灭,并未给他们更多的改变。他们的生活毅然冲出了“红楼”,每一个人的转身虽不尽华丽,但多年后的再回首,还好未成百年身。

“黛玉”陈晓旭在节目中说:“它(《红楼梦》)为我打开了一扇窗,又为我关上了一扇窗,我无法进入,只好重新开辟一条道路,却意外的发现,它通向更美丽的远方。”“世外仙姝”,还能勾勒起当初邂逅时的我见犹怜。不知道说这些话的时候,她是否已经清楚了自己的病况,想必心中必然已经有底的,要不然在她离去后,于“宝玉”口中也不会透露出她对自己身体的重视已超越了生死。也许,她一直就是那个执着的黛玉,一直,从来没有改变。

在新版即将开播之际,有人对她提出了批判,我不愿去想其险恶的用心,也许,归往太虚的她,对此也只是嫣然一笑吧!

前不久,又闻29岁的“板儿”在车祸中逝去。

是巧合?也许……

很多人在悄然隐没,很多故事却还在继续,但愿年轻的我们,还不至于被浮华湮没尽那颗纯粹的心。

曾记否,宝玉的那句“你放心”犹在耳;

曾记否,黛玉哭红了双眼,如带雨的梨花;

曾记否,宝姐姐滴翠亭扑蝶的生动非常;

还有,云妹妹醉卧芍药研的可爱与娇憨……

可,一切的一切都还没来得及一一道出,都已变成“盛席华筵终散场”,“古今一梦尽荒唐”。

一曲红楼,曲未终,人已散。千古风流,禁不住人走茶凉。心不甘,泪千行。唤一声“行不得”,唤一声“行不得”。到头来,也只是空牵绊,自心伤。

轻轻问一声,“红楼”何处?

'’

相关文章关键词

《红楼何处》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