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剪不断,千丝万缕红楼梦

剪不断,千丝万缕红楼梦

2013-10-24 06:41 作者:刘夏留影 阅读量:829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

''

剪不断,千丝万缕红楼梦

作 者:刘夏留影 / 编 辑:月华

今生,很难再找到一个故事如红楼般让我牵肠挂肚、喋喋不休了。为她写过诗,为她作过文,关注着一点一滴她的消息……乐此不疲,纵然很多时候总是伤心的,竟也是无法割舍下分毫——只道是“红颜已逝空楼,相思难消残酒,泪不住秋风在涌,劝不得紧裢相送,明媚鲜妍能几何,谁为谁情种?”

是夜,独自一人,看着银屏中闪烁着的红楼剧中人,很是感慨,二十年前的少男少女到哪里去了?于他们来说,那数载的光阴,真只是一场梦?自己曾在《红楼何处》中寻觅过那些真诚纯洁的生命,对新版红楼的开拍抱着深深地忧虑,我想我是非常悲观的了,可未曾想到成片出来以后的效果是如此的不堪入目。

图解似的剧目中,我丝毫感觉不到有一个鲜活的生命;华丽的外衣下,我看到的是“皇帝新衣”似的滑稽可笑;民乐与声乐的组合,给人带来的除却突兀与阴森还能有什么?或许你会说很现代,就像穿着旗袍图着烟熏妆的女郎,性感时尚倒是有了,那我们还能看到林妹妹的古典美吗?那从诗经楚辞走来的风姿绰约、袅袅婷婷哪去了?

当“面如中秋之月”的宝玉变成尖嘴猴腮的小正太;当“弱柳扶风”的林妹妹有了双下巴;当“脸若银盘”的宝钗反而瘦削窈窕……我还能说什么呢?当高鹗的狗尾续貂之作,成为重头之戏时,我还能看什么呢?硬生生将悲剧变成闹剧,剩下的只有我默默的离场,没有了眼泪,也没有了存在的意义——只要我的心还在动,血还在流,便无法容下那些美丽的生命被恣意的篡夺。

也许,红楼本不应该重拍,没有曹公泣泪而成的呕心沥血,没有87版时代的干净单纯,我还能奢求当下能诞生出经典吗?频频现身商业演出的小演员们,住的是六星级的宾馆,我想说一句:奢华≠高贵。我还记得,当年初闻红楼翻拍是的惊喜莫名,甚至有过参加海选的冲动,当然并不是想着要出名什么的,只是因为她的名字叫“红楼”,便值得我奋不顾身了,纵然只是惊鸿一瞥今生也了无遗憾了!但现在,我知道我错了,金钱堆砌而成的绝对不是艺术,没有一颗敬畏经典的心,便失去了曹公“谁云作者痴,一把辛酸泪”的真情流露。

轻轻抚摸着书卷,嗅着淡淡的墨香,我再次走进红楼。这里有我又爱又恨的宝玉,恨他的胆小懦弱,保护不了自己心爱的女孩,因为他金钏死了、四儿走了、晴雯死了、黛玉也死了;爱他的真实叛逆,把女孩比作水作的骨肉,将四书五经束之高阁。这里有我情有独钟的林妹妹,她的悲伤就是我的悲伤,她的爱憎便是我的爱憎。还有勇晴雯,因为没了后四十回妹妹的离去,她便赚足了我的眼泪。妙玉——那个我一直也未曾看懂的女子,甚至自己也做过妙玉扔茶杯的偏僻(四十一回),在看脂砚斋所批的“瓜洲渡口”一段时我一直惴惴难安,也许她结局的凄惨堪比“一从而令三人木”的凤姐了,看87版红楼时,凤姐是被席卷着在雪地里拖走的,那一刻我彻底的恸哭了。这远比那个在大雪天披着红袍消失在天际的宝二爷更令人震撼,纵使她的确狠辣非常,但从曹公的笔端我们还是能开出他对凤姐更多的是正面评价,凤姐的机敏、大方、泼辣,看久了便也成了一种可爱。还有很多,细细咀嚼后,齿颊留香,心中便是坠上千斤巨石般,也极难放下,也许这便是她的魅力,不知我在有生之年,是否还能等到一个将其搬上银屏的机会,希望那不是百年以后。

记得家乡小城一家极好的书坊停业,老板很是唏嘘地跟我说没人来看书时,我是多么的失望。书香脉脉,情丝袅袅,那是我最早接触红楼的地方,也是我最早遇见喜欢的女孩的地方,它就这样永远的消失了,没来得及有半刻的心理准备,就被埋葬了最单纯的美好。也许从那时起,我便与现实格格不入了吧,这个时代最不需要的便是文艺,这个时代最缺少的便是人民币。很是恶俗,徒之奈何!

剪不断,千丝万缕红楼梦——

我悄悄地,在心底勾勒着最单纯的美好!

'’

相关文章关键词

《剪不断,千丝万缕红楼梦》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