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光荣任务

光荣任务

2013-10-24 07:35 作者:天山 阅读量:306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导读两日之后,机长唐师傅带着一部卡车来到山里,把钻机和一大堆钻杆、套管、水泵、工具之类卸到了我们选定的施工场地。因为机组人手太少,我就承担了机前操作的任务,部队也派了两位战士协助提、下钻工作。

一九六九年八月,军管会郭主任把我叫到他的办公室说:

“小叶,革委会准备交给你一项光荣任务,愿意接受吗?”

“当然!是什么任务请下达吧!”我就像真正的军人一样回答着

“后天你和小谈到榆中县兴隆山,为部队驻地解决供水问题。”

“是!”

接到任务后,我喜出望外地奔回宿舍。你问我为什么要喜望外?其一,是又可以安心地搞一搞生产了,其二呢?是可有了一个机会逃离那整天争争吵吵、打打斗斗、糊里糊涂的大革命运动。

虽然兴隆山距兰州仅仅三十几公里,却与兰州有着别样的洞天。干巴、枯燥的黄色土地和大堆大堆灰色的楼房不见了,喧闹的车水马龙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满目葱郁的大山,基本上保持着原始韵味的森林,砂石铺就的乡村公路和人迹稀少的羊肠小道。这里空气湿润凉爽还有出奇安静的山谷,唯有美中不足的,是在那岩石裸露的山谷中看不到涓涓的小溪,也听不到潺潺的水声。

当晚,郭主任安排我和小谈住进了部队的一间营房中,第二天我们就带上罗盘、手锤和干粮,沿谷底上行,做水资源调查。但见沟谷两侧山坡古树参天,灌木密集,山花、野草茂盛,突起的岩石表面满布着绿油油的地衣或苔藓。无论地形、地貌和植被情况,都说明这个山区蕴藏着比较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当我们再向前走约半里路时,偶然遇到一位身穿黑衣,头顶发结,背负柳筐的道士,我便和他搭话说:

“请问道长,是来采药的吗?”

“是!采些党参、黄芪。你们来干什么?”道士说

“我们是为山下部队找水的,道长可知道这山里有泉水吗?”我又问道

“有!再往上走几步就有一眼山泉,山下还有一眼”道士说

我们谢过道士继续向高处攀去,果然不足百米便见到一股清泉从石缝中流出,但,它向山下淌了两米有余便又潜回石缝中。这泉水流量虽不很大,但极清沏、甘甜,它给了我们一个可喜的信息,也证实了我们的推测,这个山区是有地下水的而且水质很好。我和小谈高兴极了,对完成这项任务的信心更加充足。

看看屐已接近中午,我们决定下山去寻找道士告诉的另一眼泉水。因为上山时我们是沿谷底而行,没有碰到那眼泉,所以,它一定是在谷坡的一侧,我们商定,今天先搜索西坡,明天再搜索东坡。

下山的路很难走,经过半天的爬坡,本来腿已经有些酸软,现在却又要沿着一侧的两个斜面行走,两脚一高一低,像个跛子一样,无奈只好抓住小树一瘸一拐地往下挪动。

正午的阳光被棵棵参天大树搅得七零八落,林中闪烁变化的光柱和散落在矮树及岩石上的光斑把山谷点缀得异常神密。只听得鸟鸣,却难见鸟飞的恬静,更使那山谷如同仙境一般。我和小谈一边享受着世外桃园般的美景,一边忍受着腿脚酸痛的折磨,迂回地走了约半个时辰,终于在几块巨石堆下发现了那眼让我们看到胜利之光的清泉。时间已经过了中午,我们就在泉水旁吃光了袋子里的所有干粮,再饱饱地渴一屯泉水,干渴和饥饿都解除了,才坐在岩石上记录下两眼泉水的位置和情况并把山谷的地形图速描在记录本上。第二天便院向革委会发出了调百米钻机进场的报告,与此同时,我和小谈根据调查结果,在部队驻地附近选定了一个最佳井位,只待钻机的到来。

两日之后,机长唐师傅带着一部卡车来到山里,把钻机和一大堆钻杆、套管、水泵、工具之类卸到了我们选定的施工场地。因为机组人手太少,我就承担了机前操作的任务,部队也派了两位战士协助提、下钻工作。机座、钻机、水泵按照要求已经安装完毕,钻杆、钻具、工具按照要求也摆放整齐,泥浆池中的泥浆也已搅拌合格待用。机长一声令下,钻机启动了,随着轰隆隆的声音,山皮土被钻穿了,钻头正一寸一寸地向地层深处挺进,泥浆被水泵从钻杆顶端打入井中,又泉涌般带着岩粉从井口翻出。每钻进两米就要停钻一次,为的是打开机头,提起钻具,再接长一根钻杆。当战士们手握管钳卸开钻杆接箍的一刹那,满管泥浆就从管口喷出,常常搞得他们满脸、满身都是浆液,一天工作下来,个个都成了泥人。那个年代,我们还只有原苏联生产的老式人力给进钻机,不但设备笨重,传动系统的安全性能也很差。当钻孔开始进入含水的卵石层时,大家异常激动,一个回次钻进结束,加长钻杆的程序完成,我关闭了机头箱盖,正将卡盘扳具套在螺帽上用力紧固时,突然,钻机猛地转动起来,我还来不及松开手时,一声巨响,扳柄已经带着我的左手重重地打在了左侧的钻架上,两公分厚、五分宽的扳柄被打弯了,我只觉得左手一阵剧烈地震动就没了知觉,当我从摔倒的地上站立起来的时候,唐师傅发现我那厚厚的帆布手套中指染上了鲜红的血水,一滴滴鲜血还在从两条刚刚扯开的口子中向外流淌,便抓住我的胳膊,轻轻脱下那只手套,原来我左手的中指已被打断,仅仅一些表皮还联接着,没有让第一节手指掉下来。一阵急促的呼喊,一部吉普车开过来,风驰电掣般把我送到了兰州陆军医院,当时就做了骨吻合,肌腱和表皮缝合手术,打了石膏,连夜又返回了工地。第二天郭主任到工地来看望我时,要求我休息几日,我说:

“不要紧,其实我很幸运,只受了些轻伤。现在已经见到了含水层,我不能离开现场”

郭主任十分欠意地对我说:

“昨天我已经严厉地批评了那个战士,他怎么能随便扳动机器呢?是一种无组织无纪律的行为,今天他在写检讨,明天要他拿给你看。还有,在你的手全愈之前,你的洗浴、打饭等等都由他负责照管”

“不要了,我自己都可以干的!”我说

“不行,这样做,一是对他的处罚和教育,二是对你的帮助,这个做法是他自己提出来的!你就不要客气了”

从那天以后,小战士每天都按照他自己的诺言跟随着我,在工地上,我指导着他工作,回到宿舍,他帮助我料理一些生活,我们终于成了一对好朋友。

经过两个星期的共同战斗,一口直径一百八十毫米的供水井打成了,当大家把焊接了滤网的滤管安放到井内,填好滤料,开始抽水洗井时,官兵们都跑来喝彩,那一天营房里像过节一样,炊事班还专门用第一次从井中抽出的水做了午饭,那天的饭好香,菜好香,汤和肉更香。

我的手好多了,那条显示自己是一个伤兵的吊带也摘掉了,我再一次和小谈爬到谷坡上去,看到那位道士指给我们的第二眼泉水已经不见了,想当然,它是不想再毫无目的的流出地表,而愿意全力从地下流到我们新开凿的井中,为我们那些献身祖国的驻地官兵们服务。

怡儿

相关文章关键词

《光荣任务》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