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水岔沟煤矿

水岔沟煤矿

2013-10-23 20:47 作者:天山 阅读量:311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导读我们打开了安全帽上的电灯,在一串浑暗的灯光照耀下,鱼贯走进了乌黑的巷道,那巷道最多不过一米八高,一米多宽,走路时脚下总是磕磕碰碰,常常因为低头过浅而碰到那凸凹不平的顶。

兰州市和榆中县之间有一个小镇叫定远,定远旁有一条大山沟叫水岔沟,水岔沟西山坡上有一个小煤窑,就是要说的水岔沟煤矿。

这痤煤矿的规模不大,估计最多也就有几十号人马。因为我要配合物探组到这里完成一项水源调查任务,才有幸参观一下这座小煤窑。

那天一早,我们一行五人来到煤矿办公室,一位领导同志带我们走进矿灯房,每人领到一顶装有照明灯的安全帽,另一位工人师傅便引导着我们向位于半山坡的坑口走去,他边走边说:

“我们这里条件很差,同志们参观时一定要注意安全,巷道很窄,很低,路面也不平,中段有一个卸煤洞,千万不要踩空!”。

我们打开了安全帽上的电灯,在一串浑暗的灯光照耀下,鱼贯走进了乌黑的巷道,那巷道最多不过一米八高,一米多宽,走路时脚下总是磕磕碰碰,常常因为低头过浅而碰到那凸凹不平的顶。领队的师傅一言不发地走在前面,我们便默默地跟着他前进,行进中只听到一串悉悉唆唆的脚步声和滴滴嗒嗒的流水声在洞中回响。突然师傅停住了脚步说:

“我的脚下就是卸煤洞,工人们挖出的煤,用麻袋装好运到这里后,就是从这个洞倒下送出矿井的。”

于是大家走到卸煤洞周边,搭起臂膀围成一个圆圈,低头看那直径约半米的卸煤洞。原来它是一个很长的竖井,从下口那个亮点看去,外面的一块平地上堆积着一些乌黑的煤炭。越过卸煤洞再向内走,巷道更加窄小,空气变得闷热起来,隐隐约约听到了咚咚的敲击声,我想一定是进入了开采区,那声响应该是矿工们用镐头刨掘煤层的声音,随着我们一行脚步的跟进,咚咚声越加响亮,当我们的正前方出现第一个灯光时,就看到了第一位正在采煤的工人,他单腿跪在一个低矮的侧洞中,双手举着一把短柄镐头,正一下一下地挖掘着面前那黑黑的煤层,煤粉充盈着小小的侧洞,也看不清他那手和脸的轮廓,只模模糊糊地看到两只有点发白的眼珠和一排并不太洁白的牙齿。巷道里的煤层并不很厚,采掘的工人也不甚多,每隔十几米才有一位,他们都是一样的形象,每人身边都放着一个装着铁皮水壶和饭盒的布袋、一把短铲、一个柳条编织的小筐和一条麻袋,为的是口渴时饮些水、肚饿时吃口饭和收装、运输煤炭之用。

每碰到一位工人,领队的师傅便对他们说:“好好干!注意安全呀!”,大多数工人并不回答,依旧咚咚咚咚地埋头挖他的煤。领队师傅对我们说:

“他们很辛苦,一天八个小时呆在洞里,又闷又热,煤粉还多,为了多出点煤,所以就不愿意多说话!”

“你们的坑道为什么也不做些支护?塌方了怎么办?”我问

“现在刚刚开采,工作面很小,煤层又薄,所以还不用支护,以后采面大了就要支护了。”师傅说

“这么多的粉尘,工人们干一天活是很伤身体的!”

“是的,这也是没办法的事,矿上没有那么多资金,只能给他们发些口罩,可是,在坑道里干活不戴口罩都很难受,戴上它连气都喘不上来,所以他们也不愿意戴,只好先克服一段时期”看得出,领队师傅说话时的心情也带着颇多的无奈和和期待。

在我们缓慢地前进时,看到一束灯光正向我们走来,直到离我们三五米时才看清了那位工人师傅的轮廓,大家侧过身紧紧地将背贴在墙壁上让他通过,当他弓身背着一只装满了煤炭的大麻袋从我们的面前走过时,一股强烈的煤粉夹杂着汗水的灼热气味便飘进了我们的肺腑之中。

“慢些走呀!注意安全!”领队师傅依旧对他说

“嗯!”那工人师傅的回答声非常低沉,但他的脚步却异常坚定,一步一步直朝着卸煤洞走去。

这许多并不张扬,默默劳动着的工人师傅的形象和他们身上散发出的那股气味像一颗重磅炸弹,猛烈地炸开了我固守了多年的那片灵魂的阵地。让我更加深刻地意识到淳朴、善良、勇敢、坚韧的工人阶级的确平凡又伟大,他们的人生品格值得我认真学习一生。

怡儿

相关文章关键词

《水岔沟煤矿》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