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山上的药材
导读如果没有故乡山上的药材,我们也可能实现不了自己的梦想,最起码我们是不可能在少年的时候就能够逛北京动物园,不能去祖国的心脏、全中国都向往的这个伟大庄严的地方,那是多么自豪和骄傲的事情啊!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们老家的山上有药材,这是宝贝。山上的药材有柴胡、远志、白芨、丹参、地榆等等,这是我们小时候经常刨的药材。这些药材的价钱不一样,也是与它们生长的多寡有关系。远志一般生长在山的阳坡上,它不是成片成片地生长,而是稀稀拉拉的,半天也刨不出很多,并且供销社收购的也只是远志根部的外皮。再加上远志生长在阳坡,一般都长得不是那么粗壮,根部也比较细,所以能够刨到很多的远志是不可能的,能够晒干一斤的远志谈何容易!那时候一斤晒干的远志五块钱,远志虽值钱,但能够采集一斤是很困难的。柴胡也是喜欢生长在山的阳面的,虽然我们老家的山上生长不少的柴胡,但柴胡的根部也不是那么粗壮,能够采集几斤的柴胡也是很不容易的,更不要说晒干以后能够出一斤柴胡了。七毛钱一斤的干柴胡那是很不少的,一天也刨不来一斤干柴胡,七毛钱不是那么好挣的。丹参在我们那里生长得比较多,它喜欢生长在水分多的地方,特别是山的阴面,越是有水的地方它越生长得旺盛,丹参的根部是红黄色的,这种药材的根晒干后是四毛钱一斤,一天能够刨到一斤的丹参还是有可能的,因为丹参要比柴胡多多了,也是成片生长的,丹参的根部长得也比较旺盛和粗壮。地榆这种药材一般生长在山上的小溪旁,它喜欢水分,根部比丹参更粗壮,也很容易刨到很多的地榆,但一斤晒干的地榆才卖一毛钱一斤,你就是刨到满筐的地榆也晒不了二三斤。白芨的价格也不贵,也是五毛钱左右的样子,它生长得虽不少,但也比地榆少多了;地榆喜欢生长在山的阴坡上,不像地榆生长在山下的溪水旁,必须上山才能采集到白芨,所以能够采集到一斤的干白芨也是很不容易的。
记得上小学的时候,班级经常组织我们刨药材,主要是为了做班费,到积攒到一定的班费,年级好组织我们去城里玩,比如逛动物园,或者到天安门;一个班三十几号人,每个人能够交一块钱就可以去城里玩了,主要就是雇大轿子车的费用连同司机的午饭的费用。每个同学都各种带上干粮,身上有个几毛钱,乘坐大轿子车,兴高采烈地去玩了。每次母亲都给我烙上一张糖饼,给我五毛钱给个汽水冰棍什么的。
只有一听说年级要组织我们去城里玩,让大家刨药材,每个同学都很兴奋,刨药材都很带劲,就是为了早日积攒够班费,争取班费够了好去城里玩。那时候去城里玩对于我们这些乡下的孩子来说是梦寐以求的事情,虽然颐和园和动物园距离我们那里不过三四十里路程,我们那里属于北京近郊,但进城对于我们来说,那时候也是十分奢侈和梦想的事情。是山上的药材帮助了我们,让我们实现了进城的梦想,实现了我们逛动物园看老虎和熊猫、去天安门广场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去看人民大会堂、去看中国人民革命和历史博物馆的梦想,那时候的天安门广场是亿万人民向往的地方啊,那是祖国的心脏啊!多少乡村的孩子多么想实现自己的这个梦想啊!
是啊,现在想起来,还是感慨万分的。如果没有故乡山上的药材,我们也可能实现不了自己的梦想,最起码我们是不可能在少年的时候就能够逛北京动物园,不能去祖国的心脏、全中国都向往的这个伟大庄严的地方,那是多么自豪和骄傲的事情啊!要知道在四五十年前又有多少人能够到祖国的首都,到天安门广场去呢?就连外国人来中国也是首先要看看天安门广场的,天安门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场,也是世界最著名的广场啊!
就是这些当时卖不了多少钱的药材,成为我们的班费,帮助我们实现了自己儿时的梦想,用刨药材积攒的班费,我们坐上大轿子车,七十华里的距离,那时候是多么遥远啊!但我们真的看见了天安门、看到了英雄纪念碑、看到了雄伟庄严的人民大会堂,这在我的一生里都是十分难忘的。
20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