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白连春老师的“一字情缘”》
导读白莲春老师回泸州来了,因为故乡才是他的根。故乡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是那样的神圣和永恒,它是游子心中永远的家园。走出故乡(在外打工奔波多年)的白连春老师,故乡是他永远的牵挂。
有人说“千里有缘天来相会”。然而这个“缘”可以是男女之间的“姻缘”,也可以是朋友之间的“情缘”。而这“一字姻缘”则淋漓尽致的演绎在台湾国画大师高逸鸿和台湾作家龚书绵美满的“婚姻”上。由于高逸鸿大师的一幅作品“柳燕”上的题诗漏写了一个字。没想到被台湾女作家龚书绵发现并善意的指出,令高逸鸿大师非常地感激。后来通过彼此倾心的交谈和鸿雁传书。两人颇有相见恨晚之概,然两人情投意合,于一年后便择定吉日完婚,而这“一字姻缘”则成为当时轰动台湾艺坛的一段佳话!
而我和白连春老师的“一字情缘”,却缘于白连春老师的一首《一滴血在祖国的血管流》“我是一滴血/燃烧着/在祖国的血管流/从北到南/从西到东/祖国因为我的加速而飞腾/我会变成一滴汗/从祖国的身体流出/我不愿意变成一滴泪/我是一滴血/燃烧着、在祖国的血管流/祖国很大/血很多/少我一滴没有什么/但是/我不是一个/我是一千个/一万个/一亿个/少了一亿滴血/任何一个国家都会贫血/我是一滴血/燃烧着/在祖国的血管流/在我的祖国每一个人民都是一滴燃烧的血/”获得《全国首届农民工诗人大奖赛》特等奖的消息见诸报刊和流传于网络。我无意中在报刊还是网络上?读到了白连春老师这首,一个农民工对祖国充满激情的赞歌。感慨之余对其中的“我会弯成一滴汗”的“弯”产生了疑问。我带着学而知之、不耻下问的诚恳在《泸州蜜蜂论坛》发帖向白连春老师和网友们求教……..。由于刊物编辑将“变”字排为“弯”字的错误。从而使我与白连春老师结下了这“一字情缘”。所以我与白连春老师的“一字情缘”还得感谢刊登或转载白连春老师这首诗歌的报刊编辑和网络媒体。
白莲春老师回泸州来了,因为故乡才是他的根。故乡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是那样的神圣和永恒,它是游子心中永远的家园。走出故乡(在外打工奔波多年)的白连春老师,故乡是他永远的牵挂。他的祖籍在泸州沙湾。他——出身于贫寒的农家子弟,高中尚未毕业便辍学在家,一边从事艰苦的农事劳作,一边奋力在诗歌的汪洋中遨游。20世纪的80年代末90年代初,正是诗歌的鼎盛时期,泸州也同全国一样,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诗人。而白连春老师因其坎坷不幸的人生经历,以及他苦中作乐,勤奋笔耕的坚韧性情被诗歌界诙谐地誉为“苦瓜诗人”,他的诗歌隽永流畅,质朴纯真,没有丝毫雕琢的痕迹,更没有堆砌华丽的词藻,让人读后有一种亲切自然的快感。然而他的这首《一滴血在祖国的血管流》能获得《全国首届农民工诗歌大赛》的“特等奖”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通过这“一字情缘”后。我开始慢慢地品读他的一些诗歌和文学作品。我对白连春老师才有了更多的认知和了解。白连春老师20多年辛勤地在文学园地笔耕不辍,从头至尾对文学和诗歌孜孜不倦的追求,以1000余首诗歌、上百万字的中长篇小说和散文,发表于全国各大文学刊物,现而今也是中国文坛和诗歌界极具人气和影响力的人物。我能以这“一字情缘”与如此重量级的人物相识神交,也算是我三生有幸。我会很珍惜这姗姗来迟的“一字情缘”。我将把我这五尺之躯躺卧在白连春老师那充满文学诗歌激情的氛围中慢慢地熏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