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忆苦思甜的年代

忆苦思甜的年代

2013-10-23 21:53 作者:赵春华 阅读量:400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导读想起忆苦思甜的年代笑话还不少呢,但是当时谁也不敢拿忆苦思甜当笑话的,都跟真事似地。不管怎么说,一般来讲,只要是开忆苦思甜会,听了人家的“血泪控诉”,受感动的人还是占大多数,流泪哭的也占大多数。

在我上小学五六年级和上初一初二的时候,那些年常常组织吃忆苦饭演忆苦戏。记得小学五年级的时候,班里几个同学就集中我们家或者他们某个人的家,在院子里演忆苦戏,我演地主,戴着一顶小瓜皮帽,也不知道哪个小伙伴从哪里搞到的,我戴上挺合适。手里再拿着一根文明棍,很像地主的样子,同学们也觉得我非常像地主。那个身上衣服比较脏、流着鼻涕的小伙伴就演长工,还有那个鼻涕妞就演长工他女儿,他们手里拿着要饭碗和打狗棍,演得也非常像哩!

每次排练前后我们都要吃忆苦饭,是那个鼻涕拉他的小伙伴让他的母亲做的,蒸的都是很黑的小窝头,用鼻子闻闻有股子馊味,不够吃起来并不十分难吃,大概窝头里面有玉米面、有粉渣,还掺了一些谷糠,比三年自然灾害吃的糠窝窝好吃多了。当时我就认为:这哪叫忆苦饭啊,忆苦饭应该比这个难吃多了。

上初中的时候,学校集中做了忆苦饭,蒸的也是窝头,玉米面掺进谷糠,没有馊味了,只是感觉有些难咽,不过还是比我没上学的时候吃的窝头好吃,别说吃了一顿忆苦饭中午回家都不饿了。学校组织看忆苦戏,是学校宣传队演的。剧情好像是什么陈占武一家在解放前受苦的事情。现在还隐约记得其中的个别剧情:两个小姑姑被敌人抓住放进油锅,死的好惨啊!这个忆苦戏还配有音乐,音乐也是很凄凉的,还真煽情,让人听了就感觉鼻子发酸,台下哭声一片。

“天上布满星,黑夜亮晶晶,生产队里开大会,诉苦把冤申。”这是当时广播里经常播送的忆苦思甜歌曲。当时只要不是地主富农,谁都可以忆苦思甜,当然主要还是忆苦,贫下中农忆苦,中农和富裕中年也忆苦。当时我大爷五十多了,他忆苦控诉我爷爷,说我爷爷因为他不爱干活打他。你想:我爷爷那时候家里有五六十亩山坡地,家里人不干活行吗?谁都得干活,连我母亲、我二大妈、我婶婶都得蒯着小脚到山坡地干活,更何况你一个大老爷们了。社员们听了大爷的忆苦哄堂大笑,连我母亲和婶婶也在一旁笑哩!

你说你忆的哪门子苦,人家控诉地主的剥削,控诉万恶的旧社会,你控诉自己的老子,幸亏你的老子在自然灾害头两年过世了,若是赶上文化大革命,加上你这么一控诉,非得弄个漏化富农不可。当然若是爷爷活着大爷他也不敢这样啊!除了我二大爷能吃苦能干,他不怕我爷爷,家里谁不怕我爷爷?

想起忆苦思甜的年代笑话还不少呢,但是当时谁也不敢拿忆苦思甜当笑话的,都跟真事似地。不管怎么说,一般来讲,只要是开忆苦思甜会,听了人家的“血泪控诉”,受感动的人还是占大多数,流泪哭的也占大多数。反正忆苦就是说得越苦越好,要到就是效果,效果就是让你哭,让你流眼泪。不哭,不流眼泪那就是没有阶级感情,那是原则问题,立场问题。如果谁在开忆苦大会的时候笑了一声,那可是不得了的事情,很可能会被打成反革命。你笑什么笑?你这是地主帮凶的笑。人家在诉苦,劳动人民在万恶的旧社会吃了那么多苦,受了那么多罪,你还在笑?你什么东西?肯定不是好东西。“来!把坏分子某某某押上来!”这一笑不要紧,出了一个四类分子,文化大革命你可就遭殃了。这样的事当时不是没有啊!

当年我们村倒没有因为政治运动而停产开会,生产还继续进行,但就是会议多,天天晚上开会,那段时间开的最多的会就是忆苦思甜控诉会,整个生产队百十来户,估计有百分之九十的人家要在忆苦思甜大会上倒苦水,剩下的这百分之十就是地富反坏右五类分子了。就连我们队的那个国民党军队里的老兵痞都上阵控诉万恶的旧社会,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把国民党骂了一个遛够。他很早就当兵,开始在冯玉祥的部队,后来又归属傅作义管辖。但当时却没听见他骂冯玉祥和傅作义,也没骂蒋介石,他只骂国民党。

那时候还小,天天晚上吃完晚饭到一条村街之隔的生产队长家的院子里听忆苦思甜控诉会,像我这样大的孩子多了,很多的控诉听着很有趣,现在感觉还很有意思呢!这段往事是忘不了的,毕竟我经历了四十年前的那场忆苦思甜运动,也是其中的参加者和聆听者。

2010.10.9

相关文章关键词

《忆苦思甜的年代》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