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祠堂里的老人们

祠堂里的老人们

2013-10-22 00:34 作者:枯叶 阅读量:304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导读天,越来越热,闷热的天气让人半步都不想踏出家门。在家里吹着风扇、喝着凉开水比在太阳下曝晒的感觉舒服多了。但我知道,村里的那个祠堂是个纳凉的好去处,它兼备了纳凉与聊天的功能。老人们常去,我偶尔也会进去坐坐。

天,越来越热,闷热的天气让人半步都不想踏出家门。在家里吹着风扇、喝着凉开水比在太阳下曝晒的感觉舒服多了。但我知道,村里的那个祠堂是个纳凉的好去处,它兼备了纳凉与聊天的功能。老人们常去,我偶尔也会进去坐坐。

祠堂是刚装修的,柱子上的油漆还没全干,若是将手靠在上面,或许还能粘得满手的油漆。祠堂有三扇门,两小一大。天热时,可将其中的两扇门一并开启,让外面的风与天井里的风形成对流。祠堂里有新气,老人们喜欢,于是便将原来聊天的地方的桌椅搬到了祠堂里。

既然是聊天,那么,茶水自然是必不可少的,更何况是在夏天。数杯淡茶,几缕清香,有趣的话题也许就在这一缕又一缕的清香中悄悄地蔓延开来。最先打破沉默的往往是那位留着白胡子的老人,老人比我大两辈,我管他叫叔公。叔公的个头在一米七左右,头上的发丝早已不像从前那般乌黑发亮了。天热时,叔公总会将身上的背心卷起,将胸部以下的部位露出。他总是会将嘴在杯边抿了抿,然后吸了口烟,微咳几声后便开始与众人分享着他所知道的故事或往事。

故事有长有短、曲曲折折总是那么地耐人寻味。叔公的嗓门大,每当说到兴奋之处他的嗓门就会扯得比平时更大,大得连五里外的人也能听得清清楚楚。天气一热,叔公的话也比往常多了许多,也许是因为天热,闷得慌,想用聊天的方式宣泄一下吧!年纪大了,知道的事也就多了,他老人家只要一高兴就会把知道的事像抽水机似的一一抽出。在一旁听故事的老人们总会对故事的内容进行补充或是发表一些自己的观点,这样一来一往地,祠堂也就渐渐变得热闹起来了。叔公是个幽默分子,经常会把听故事的人逗得哈哈大笑。这是他的一大本事。

祠堂里的老人们虽说都已上了年纪,但对村里的事他们却是时时记挂在心。我知道,在他们的心里是非常地希望村里的未来能向好的方向发展。于是,他们便时常聚在一起把各自的想法说出来,统一成一个方案,再向村干部汇报。虽说老人们已没有了决策权,但威信还在,凡是老人们提出的建议,村干部们都是要认真对待的。

有一回,村里的几处路灯坏了,夜里行走很不方便,一直没人处理。夏天时还可借着月光的亮度勉强行走,可到了冬天,黑灯瞎火的,吓都把人给吓死,更别说行走了。老人们发现问题后便在祠堂里讨论起了此事。讨论了半天,大家终于达成了共识,先预算了下更换路灯时所需的花销,再由白胡子叔公写一份报告向村委提出更换路灯的请求,并写上金额。此时的村委会已改制成为了居委会,一切费用皆由政府拔款。居委会接到报告后立即把此事反映给了相关部门。没多久,更换路灯的经费批下来了,工程开工了。很快,路边的电灯亮了,老人们心中的那盏灯也随着路灯悄悄地亮了起来。

路灯的事虽已解决了,但老人们对村里的事的记挂却并没有因此而结束。当太阳又一次地从地面升起时,祠堂里的人声也跟着沸腾了起来,老人们又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了村里的大事小事。在祠堂里待久了,有许多事情我已记得不大清楚了,只是隐约地记得老人们讨论过村道硬化的事、讨论过在重阳节那天为村里的老人们发放补助金的事、讨论过……。记忆虽已模糊不清了,但老人们的热心却温暖了我的胸膛,久久未能散去。

福建省屏南县达顺新村北楼601室 陈守溢 邮编:352300

鲁黎

相关文章关键词

《祠堂里的老人们》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