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霸王别姬》
导读英雄始终存在于神话故事里,由神话造就那么一个人,然后被多数人认同,再经过千古传颂,这样就成英雄了。而现今的社会也是如此,英雄也多半是人为的,通过网络,包装,不红都难,就像最近网络红人“犀利哥”、“凤姐”那样,无事非得搞些事端来。
近日闲来无事,欲借些情事来打发时间,以求消遣,于是便津津乐道地观看起电脑中往日下载的电影——《霸王别姬》。这是一部深含历史底蕴及人生无常所思的佳片,看完后,受益匪浅,不全由我个人的英雄崇拜及蕴含铮铮誓言的爱情,更带含些“英雄与时势”的缩影,不免让人思绪泛然。剧情不全与历史雷同,英雄更是了然殊异。
影片是由导演陈凯歌根据香港女作家李碧华的原著小说《霸王别姬》改编而成的同名电影,并荣获了1993年第四十六届戛纳国际电影节的最高奖项——金棕榈大奖,我国影史上也仅此殊荣。
该片的历史背景是以西楚霸王项羽战败汉军刘邦后,与其宠妃虞姬诀别的故事,其情感人至深乃称千古绝笔,并被我国众多的戏曲,影视,书籍等收藏,悉数借鉴纳入其中,更有一道佳肴以鳖和鸡作食材寓意霸王别姬。
我慕拜英杰,偶尔也遐思自己是一位古往今来的英雄——生的伟大,死的光荣,那般轰轰烈烈。沛公的《大风歌》与霸王的《垓下歌》形成“英雄与时势”的鲜明对比,霸王那句“英雄造时势”不免觉得有些悲叹。关乎虞姬,历史的长河中可谓是众说纷纭了,虞乃虞姓,姬是古代女子的泛称,到底虞姬名为何,我也不探究竟了。最终虞姬自刎了垓下,霸王悲痛欲绝,英雄气尽也自刎了乌江,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到底虞姬是为情,还是因势,在此我也不做多加评论,还是留给那些专家或俗人评解吧。
1924年冬天,9岁的小豆子,被作妓女的母亲生生切掉右手上那根畸形的指头后,进入关家戏班学戏。戏班里只有师兄小石头同情、关照小豆子。十年过去了,在关师傅严厉和残酷的训导下,师兄二人演技很快提高,小石头取艺名段小楼,演生角。小豆子取艺名程蝶衣,演旦角。俩人合演的《霸王别姬》誉满京城,师兄二人也红极一时。
二人约定合演一辈子《霸王别姬》。不料,段小楼娶了妓女菊仙为妻,依恋师兄的蝶衣,心情沉重地来到师兄住处,把他用屈辱换来的、师兄向往已久的名贵宝剑赠给小楼,并决定不再与小楼合演《霸王别姬》。在关师傅的召唤下,师兄二人最终再次合作。
抗战胜利,国民党伤兵大闹戏院,抓走蝶衣。为救蝶衣、小楼和菊仙四处奔走。但由于误解,师兄二人再度分手。文化大革命中,段小楼成了“牛鬼蛇神”。在造反派的威逼下,师兄二人相互揭发“罪行”。菊仙承受不了打击,上吊自尽。打倒“四人帮”后,师兄二人在分离了22年的舞台上最后一次合演《霸王别姬》,虞姬唱罢最后一句,用他送给霸王的那把注满他感情和幻想的宝剑自刎了,蝶衣在师兄小楼的怀中结束了自己的演艺生涯,也结束了这出灿烂的悲剧。
这是该片的大体剧情。其中也关联同性和异性的恋情,而在战火纷纭的时代,最终还是没能造出英雄,毕竟两个角只是戏子,始终是戏子,剧情由导演安排。但剧中含有这样一个意味:相隔几十年,曾经敢打“牛鬼蛇神”的小楼,如今却反倒为自己开罪而畏畏缩缩,已然将对现实的愤恨转变成了害怕,为自保而苟且偷生;反倒蝶衣虽有女性的温柔,缺乏男子气概,但也是入戏太深,可他却敢作敢为。究竟是导演想暗示什么,还是想说明什么,我想聪明人都能明白。
片中大多为唱戏,让人大饱京剧眼福。不论是人性上,还是视觉上都给了我们心灵上一次震撼,那声音彷佛归了千年前的秦末时期,亲眼目睹了霸王与虞姬的诀别,多么悲伤,多么凄凉。同时,也折射出了现实与梦幻始终是存在差别的,人的思想是不能左右历史的前进,现实的残忍,就算是真的霸王,虽有力拔山兮的气概,但也不能阻挡现实的安排,仍是无济于事,最终无颜面对江东父老,自刎于乌江,泛起的长浆穿越历史驶向现在和未来。
英雄始终存在于神话故事里,由神话造就那么一个人,然后被多数人认同,再经过千古传颂,这样就成英雄了。而现今的社会也是如此,英雄也多半是人为的,通过网络,包装,不红都难,就像最近网络红人“犀利哥”、“凤姐”那样,无事非得搞些事端来。我只能说:这或许是我们的精神觉悟提高了,可以愚弄众人,也可自欺心灵。而真正为人民服务的那一大群人始终默默不闻,或然他们只想过平淡的生活吧。
喝杯茶,走去林中散心,听着鸟声,闻着花香,已然感到自然。罢了,究竟这社会是不允许我做英雄的,因为太平盛世的英雄也只算得上乱世的狗熊,我心里可要是做真正的英雄的,不掺虚伪。时而听霸王那曲《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用以怀恋梦中的英雄,也便聊以自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