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裸睡的乌鸡

裸睡的乌鸡

2013-10-26 00:03 作者:庐山、万仞峰 阅读量:267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导读今年中秋,单位都放了假,我们一家人得以聚在温州的家里,准备好好过个节。一大早,女儿和她妈妈就去菜场“打猎”去了。结果拎了一只血淋淋的乌鸡回来,说是配板栗煮大补的——大补?

现在的中秋节——不仅是中秋,就是端午、春节也都那么淡而无味,徒剩“节”的躯壳。尤其是在温州打工这十年,更是觉得“节味”实在“淡”得不行了:鸡鱼肉蛋、瓜桃梨枣虽不能说天天买、顿顿吃,但几乎没断过。不是“拽”,看到那些东西有时反倒有点“无性婚姻”一般地无趣。所以虽说节气来了,儿时那眼巴巴地等着过节吃肉吃鱼吃果子的强烈欲望,却萎缩得跟那个……那个什么一样差点看不见了。

小时候,每到农历七八月,母亲经常挂在嘴边的,是那句“七月小枣八月梨、九月柿子乱赶集”。瞧这顺口溜说得多押韵,把个秋日淮北瓜果飘香的季节特点,描绘得那么五彩斑斓、栩栩如生,那么让人心猿意马、馋涎欲滴。中秋节那天,我们那儿家家户户都会想法买齐“四大样”:西瓜、月饼、石榴、梨。不知这其中有没有什么来历。但淮北地区秋季来得早,天老早就冷起来了,西瓜到那时早罢园了,所以想买到确实有点难。印象中,家里好像从来都没买到过西瓜——冬小麦都要种了,人有的都穿小棉袄了,哪儿买西瓜去?最后多半是“四大样”变成“三大样”。我家柿子、石榴、枣子树屋前屋后有几棵,八月十五那天,父亲会老早爬树上摘些下来。晴朗的夜晚,我们就会把这些摆在门口拜拜月亮,忽悠一下嫦娥姑娘。

今年中秋,单位都放了假,我们一家人得以聚在温州的家里,准备好好过个节。一大早,女儿和她妈妈就去菜场“打猎”去了。结果拎了一只血淋淋的乌鸡回来,说是配板栗煮大补的——大补?像我还用得着补吗?1米83,215斤,你说还往哪补?难不成要补成非洲河马?所以一看那乌鸡黑乎乎地“裸睡”在盆里,我怎么看怎么“恶心”。不是怕老婆骂我,我真想提只鸡脚把它扔楼下去。

不过,话又说回来,终究它是个“节”,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传统,总要当回事吧。这么一想,我觉得该为这个节做点什么。为了给家人添点情致,我不声不响地捏一张“老人家”就出门了,直奔二百米外那家河南人开的水果超市。一进去,眼就差点被晃花了:水果那个真叫多啊!再加上超市墙壁上全装了玻璃,看上去场地很大、东西更多、更有纵深感。紫的提子、葡萄,绿的西瓜、青橘,红的苹果、蜜桃,黄的香蕉、酥梨……乖乖,数不过来了,买哪个好呢?管他呢,见样来点吧,都尝尝。我双手叉腰,叫一个服务员过来,对着那一筐筐、一堆堆的指了指,那小女生就忙开了。大袋小袋我也没数,一上秤,二十多斤,七八种吧。“58,你给100我找你42。”那位河南大嫂算起账来呱呱叫。

“不会吧,这么贵?”

“贵?你这一个菠萝是台湾运过来的!”

哦,原来台湾水果就等于贵,那陕西更远,运来的苹果不是更该贵了?我心里这样想但没说出口——我恐怕被这说话硬梆梆的女人骂成“穷鬼,吃不起别买”——河南女人嘴皮子“厉害”我领教过,附近菜场里卖菜的多得是。

吃中午饭了,不大的桌子上成了“杂货摊”了。椰树、旺仔、王老吉,西瓜、月饼、石榴、梨……也不管晚上敬不敬嫦娥仙女什么人了,都摆上来吧。搞笑的是,一顿“饭”下来,石榴掰开好几个,饮料罐仍了一地,而那只“可怜”的乌鸡竟然“失落”地躺在沙锅里,“酣睡”了一中午无人问津……

[怡儿]

相关文章关键词

《裸睡的乌鸡》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