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岸无爱,一切只与寂寞有染
导读依然很清楚的记得开始接触网络是在2005年的夏天,那一年我15岁,我申请了第一个QQ号,那是个宁静而平淡的夏天,所以我的第一个网名叫做“宁夏”,后来,那个叫做“宁夏”的QQ号不知不觉中被人盗取。
生活·单曲循环
7:00,起床。
7:30,早餐。
8:00,上网。
12:30,午餐。
13:00,午睡。
15:00,上网。
19:00,晚餐。
19:30,上网。
23:30,晚安。
以上这就是我日复一日,全部的生活作息时间。单曲循环,毫无新鲜感,毫无生趣。
惯性·打开电脑
总是会在早餐后习惯性的打开电脑,习惯性的登录QQ,习惯性的打开博客,习惯性看一些冷冰冰的文字。久而久之,这样的生活成为了我的一种生活惯性。但我渐渐的发现,一个人如果太过于迷恋某种东西就会被人当作耻笑的把柄,我原以为网络是能够带给我快乐的,我原以为像我这样偏向于自闭的人或许只有在网络上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片天空。现在,或许,我是说或许,因为上网,我可能失去了太多现实的东西,曾经失去的,无法挽回的,即将失去的,或许还有正在失去的。我总是被同学称为“电脑高手”,或者被一些熟悉的人取笑为“电脑狂”,这样的称号,我不知道该如何去面对,我不知道这样的词汇于我而言,到底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依然很清楚的记得开始接触网络是在2005年的夏天,那一年我15岁,我申请了第一个QQ号,那是个宁静而平淡的夏天,所以我的第一个网名叫做“宁夏”,后来,那个叫做“宁夏”的QQ号不知不觉中被人盗取。于是乎,我开始接二连三的申请了好多好多的QQ号,最久的一个用了四年,那是今年的5月份,两个月前的某一天,我疯狂的一口气把它上面所加的好友全部拖黑,现在,它空空如也,就像我本人一样孤独,空虚。现在这个QQ号,是去年的年底申请的,“安小静”,这个名字或许只代表了我内心的一种渴求,或者说是一种绝望。我歇斯底里的需要安静,我拼尽全力的争取那种安静的生活。
内心·恐慌不安
说起“安静”这两个字,我既爱又恨,从内心的深处,我是渴望这两个字的,我总是认为自己或多或少是自闭的,内心对这个世界的恐慌,我总是和它格格不入,但我又极度的害怕被它所抛弃。
我记得我曾经跟某个人说过一句话,我说只有在悲伤难过的时候我才会去碰触网络,网络能让我感觉时间过的快一些,能让心中的痛苦或多或少的减少一些。那么现在,我被人称为“电脑狂”,是不是就代表我的生活中已经充满了悲伤的气味?也许真的是这样的吧,我总是会莫名的发脾气,莫名的难过,莫名的掉眼泪,说实话,这样的自己连自己都有些可怜,我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自己怎么了?我怀念曾经那个笑靥如花的自己,我多想和曾经那个干净的自己紧紧的拥抱。
总是有人建议我去写一些温暖的,积极的文字,总是有人会告诉我,我的悲伤让人无法原谅。
我不明白,我真的不明白,一颗冰冷的心如何能写出一些温暖的文字?
我又何尝不想温暖如骄阳,但于我而言,这或许真的是一件极度困难的事情吧。
怀念·似水流年
最近这段日子,总会不厌其烦的想起16岁时萍跟我说过的一句话:“20岁,这是个很可怕的年龄,因为只要你开始去碰触它,它就会结结实实的让你明白什么叫做似水流年。”
20岁,我真的20岁了,突然感觉真的很不可思议,或许我真的开始明白“似水流年”的含义了吧。
回忆,我有些不敢触碰这个词,它带给我的只有伤痛,除了伤痛,还是伤痛。但我却是那么那么,那么的擅长回忆,虽然这并不是我的本意。久而久之,回忆这个词,会让我感觉到可耻,我生命中最可耻的一个词。
爱上伤感的音乐,爱上悲伤的文字,爱上听着伤感的音乐阅读悲伤的文字,或许你会说这样会让我更悲伤。我说不,欢声笑语,灯红酒绿,这些看似欢乐的词汇并不适合我,它们并不如那些伤感的音乐和悲伤的文字来的更痛快。我时常在想,幸福到底什么呢?后来,我想到了一个非常狠毒的答案,幸福就是撒在伤口上的盐,它让你那么刻骨铭心的感觉到幸福的存在。可恨的是,现在不论别人如何拼命的在我的伤口上撒盐,我都感觉不到一丝的疼痛,它愈合了吗?不,它只是麻木了,伤的彻底便再不会被伤害。
彼岸·花未开
很早以前就想要写一部小说,长篇的,连名字都想好了,就叫做《彼岸无爱》。
很多人都说不要因为寂寞去恋爱,否则自己一定会受伤。
我想说,我们并没有因为寂寞去恋爱,为什么还会伤的这么深?
很多人都说一起坐过摩天轮的情侣最后都会分手。
我想说,我们并没有一起坐过摩天轮,为什么最后还是会分手?
很多人都说一起照过大头贴的情侣最后会分手。
我想说,我们并没有一起拍过大头贴,为什么最后还是会分手?
很多人都说一起唱过《广岛之恋》的情侣最后会分手。
我想说,我们并没有一起唱过《广岛之恋》,为什么最后还是会分手?
孤独·如影随形
孤独,我记得小四有本书里对它诠释的很好。
“一群羊在草地上吃草,突然来了一辆汽车,所有的羊都抬头观望,只有一只继续低头吃草,于是,这只没有抬头的羊就显得特别的孤独。”
我总觉得我像极了那只没有抬头的羊,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
正如文章开头的作息时间那样,我的生活是单曲循环,所以我无暇顾及除了自己之外的事情。
读了很多书,总是把自己附在故事的主人公上,痛着她的痛,乐着她的乐。到最后,却什么都没有记住,甚至有时候会忘掉主角的名字,但是那种悲伤却会一直延绵好久好久。
你说,这是不是一种天性呢?
“七月,安生,我手心的你,我捧的那么无能为力。”这是在一个叫做维思的女人的空间看到的一句话。
我捧的那么无能为力,那么那么,那么无能为力!
有些词穷了,或者说是我真的无能为力了!
永别·如果可以
想起看过的一本书,《告别薇安》,一个关于告别的故事。
告别,不,真正的告别是不需要去告别的。
就像我们认认真真说过再见的人,或许永远都不会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