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槐花飘香的季节(2)

槐花飘香的季节(2)

2013-10-23 19:43 作者:夏荷秋楠 阅读量:367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导读终于在一个大热天,高考开始了,林楠在考试中还是有些紧张,毕竟是决定他命运的时候,英语和生物合在一张试卷是最后考,多数是选择题,他看不太懂,林楠只好连蒙带猜答卷。

离高考的日子越来越近了,同学们都进入了空前的紧张状态中,不过一件事在全班炸开了锅,三五一群私下议论,而林楠毫不察觉,因为他面对是其他多数同学不同的境况,班上多数同学户口在市里,考不上大学,还可以上技校(职业学校),而对于像林楠这样少数农村户口考进来的同学,只有上大学,而且大学录取比例仅为不到2%,也就是一百个同学,只有一到两个上大学,林楠的压力更大了。

有一天放学,林楠做完了值日和同学黄建生一起顺路往家走,黄建生告诉林楠一个小秘密,说前天在做值日时,发现女生桌中写的评比班上三大美男,林楠为其中一个,同学们都在私下谈论呢……

林楠听后,没有说什么,依旧像不知道这件事一样,上课学习,一模考试结束公布在后面黑板上,去除英语,林楠排在班上前三名,加上英语林楠只能排在班上十二名了,因为林楠高一才接受英语学习,还没有掌握方法,只考了32分,可是今年是恢复高考第四个年头,英语和生物两门课已经列入高考科目了,只不过各占50分,合为一门课分数,听说明年高考这两门课将按百分计算了。

正当林楠为自己的英语成绩着急的时候,教英语课的周老师决定利用休息时间为班上英语成绩“拉后腿”的同学辅导,林楠列在其中!

周六晚上林楠去周老师家补习英语,周老师是一位中年妇女,园园的脸上架着一付眼镜,个子很高,也就显得更为清,虽说不上漂亮,却有一股知识分子的气质。周老师常说,英语不是主课,但在高考中,一分之差,万人之下,此时也显得非常重要了。

在所有老师中,林楠总觉得周老师有些特别,四十出头的她独身一人,凭她的条件,不应该这样,难道是要求太高了。有一次周老师的一番话,让同学们对她有了深刻的认识:同学们,我真的很羡慕你们,风华正茂,赶上高考大好机遇,你们一定要珍惜啊!,接着,周老师满含深情的说着自己年轻时候的事,实际上她也是在回答同学们的猜疑。原来,周老师是“文革”前的北大俄语专业高才生,毕业后校任教,也有了一位在外交部任职男朋友,正值她谈婚论嫁时,空前的“文化大革命”暴发了,由于周老师教的是俄语,很快就成了苏修女特务,被打倒批斗,在外交部任职男朋友不得不和她划清界限。周老师被下放到这里,一个二十多岁的大姑娘人生从此发生巨大变化,她在痛苦中挣扎,是一位码头工人将她从江水中救出,她也成了这位比她大十多岁,目不识丁的码头工人妻子,走上知识分子和工人结合的道路。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77年恢复高考,各中学都少真正好老师,周老师才被恢复了教师资格,改教英语,英语虽不是她的专业,但她精通四个国家的语言,这对于一个山区城来说,是难得的人才,因此也就成了这所省重点中学的首屈一指英语老师,而那位码头工人主动离开了她,他们没有孩子,从此四十多岁的她独身一人。

终于在一个大热天,高考开始了,林楠在考试中还是有些紧张,毕竟是决定他命运的时候,英语和生物合在一张试卷是最后考,多数是选择题,他看不太懂,林楠只好连蒙带猜答卷。

三天的高考结束了。同学们彻底放松下来,一周后,他们又回到了教室,有说有笑,高考已离远去。许多女生穿了少见的裙子,个别卷了发,男生也有的长头发、大包头,学校举办高中毕业典礼,下午全班同学到照像馆拍纪念照,遗憾是有少数同学没有来,其中坐在林楠前面的吴芳华没有来,那天林楠不知为什么有些莫明其妙失望,

晚上,洪建军请林楠去看电影,八一建军节快要到了,洪军父亲给了他他两张票,他们看的是一部刚解禁的五十年代拍在老电影《柳堡的故事》林楠觉得片中的歌曲很好听也很熟悉:九九艳阳天……(未完待续)

相关文章关键词

《槐花飘香的季节(2)》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