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高一
导读“夜幕低垂红灯绿灯霓虹多耀眼……”,此刻眼前宛如幻化出五彩而旋转的灯光,听窗外雨后滴嗒滴嗒的声音,频率越来越小,而声音却是一样的动人。岁月如斯,岁月亦如星,而有些星辰只会悄悄无声息地别离——
“夜幕低垂红灯绿灯霓虹多耀眼……”,仿佛在五彩灯光的闪烁中,我的思绪竟然回到了高一。在班级举行的一次晚会上,我们班的一名女生在麦克风前演唱了这首歌曲。还有一个高年级的与那个女孩同名同姓的男生也演唱了一首动听的《何必当初相识》,是电影《木棉袈纱》中的一首插曲。上个世纪的80年代中期,还没有盛行卡拉ok,大家都觉得用麦克风唱歌应当是很前卫的。而且流行歌曲也处于炙手可热的时代,所以让青春期的我们感觉很兴奋。那个女生唱得真的很有韵味儿,声音也很成熟。那个男生呢,也唱得深情款款,颇为感人。晚会上,还有两名高中年青老师的国标舞,是探戈吧,更将晚会推向了高潮。成为高一时代的一抹亮色。
其实,高一时,和同学的交往很微茫。回想高一,与人的交往,仿佛只是浅尝辄止,点点滴滴。唯一与我的同桌交往要多一些。他很喜欢古典的东西,这在同学中也是比较少见的。他喜欢唐诗宋词。他买《醉卧长安》,是写李白的故事的。有一天,我们在一起谈论日本的茶道、花道,第二天他就把一本有关各国风俗的书,拿来借给我看,还着重将书翻到日本的茶道、花道那一节。他的书看来很旧,但保存得很好,他最讨厌别人将书刊折翻过来看。是的,那样钉书钉很容易松、极早脱落的。这一好习惯我便是从他那儿学来的。记得有一天天很阴,并且停电了。课桌上点着蜡烛,教室里呈现出一种朦胧的美,同桌很兴奋地跟我说,矿工文化宫演老电影《三笑》,他以前没有看过,正好三点多钟有一场,老师刚才说了今天早点儿放学,他可以如愿以偿地看这部他早就想看的老电影啦!他的对于古典的喜爱由此可见一斑。
弹指一挥间,20多年过去了,当年的程琳、朱晓琳被许多许多“歌星”代替了,成为怀旧的记忆。今天清晨打“的士”,司机也是一个怀旧的人,CD放的是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垄上行》……窗外微雨,玻璃上挂着点点滴滴的雨珠儿,日子仿佛闪回到了高一时代,而高一对我意味着什么呢?当年很多优秀的同学从不同的初中集中在一个教室里,来不及或者说不懂得多多交融,却已擦肩而过,各奔东西,匆匆,太匆匆……一年的时光是短暂的,岁月仓促地划了一个逗号,然后我们都在各自的生活际遇里磨砺着自己。
不过,至今我还清晰地记得当年同桌给我的明信片上的一首小诗:“既然弓已经拉开,就要射出强有力的箭;既然目标已经确定,就要努力争取成功!”高二时他选择了理科,我选择了文科。听说高考考上了某地质学院,毕业后分配到某地质大队工作。
“夜幕低垂红灯绿灯霓虹多耀眼……”,此刻眼前宛如幻化出五彩而旋转的灯光,听窗外雨后滴嗒滴嗒的声音,频率越来越小,而声音却是一样的动人。岁月如斯,岁月亦如星,而有些星辰只会悄悄无声息地别离——然而那光彩又何尝不耀眼一回环宇,那滑过的轨迹又何尝不感动“每一个自己”呢?!我想起了徐志摩《偶然》的诗句: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无需感慨,无需喟叹,不必强求,不必埋首,路上有我,路上有你,路上有一盏盏平常的灯,照着我们平衡的冷静和痴迷,那就是我们共有的岁月——那就是我的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