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古人抒怀话退休

古人抒怀话退休

2013-10-24 04:31 作者:翟德泽 阅读量:408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导读古往今来,人类事业自是薪接火传,不绝如缕。退休是人生的驿站,是新生活的开端。宋代无门和尚的诗说得好: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

退休意味着角色的转换。有些曾经为官掌权者,会有“门庭冷落车马稀”的失落感,或者“人一走,茶就凉”的感叹。那么古人是如何看待退休的呢?

古人称退休为“致仕”,也叫告老还乡。古语说,“伴君如伴虎”,“无官一身轻”。传说一宰相告老还乡后自书一门联曰:“粗茶淡饭布衣裳,这点福让老夫消受;齐家治国平天下,那些事由儿辈担当”。那种脱掉官服,离开朝廷,恬淡轻松,豁达开朗,自得其乐之情流露无遗。

宋太宗年间,时任苏州太守的孙冕在告老还乡奏折中写诗明志:“人生七十鬼为邻,已觉风光属别人。莫待朝廷差致仕,早谋泉石养闲身。”孙冕当时不过六十多岁,已觉体力不支,风光不再,来日无多,等不到朝廷批准,就急于回乡村山石泉边享受闲散自适的退休生活了。

清代名人李渔,晚年由南京移居杭州西湖之畔,自题楹联一副:“繁冗驱人,旧业尽抛尘世里;湖山招我,全家移入画图中”。上联写在朝为官,繁杂公务缠身,苦于案牍劳顿。如今“尽抛”,何其轻松。下联写西湖美景,怡情养性,举家迁入,如在画中。寄情山水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是反映古人退休生活的名篇:“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旧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描述了诗人离开官场后,如鸟出笼,鱼脱网,去忙就闲,兴高采烈,自由欢快的心情。陶渊明是真正能领略自然之趣,能从田园生活中获得心灵安适的诗人和哲人。

古往今来,人类事业自是薪接火传,不绝如缕。退休是人生的驿站,是新生活的开端。宋代无门和尚的诗说得好: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怡儿

相关文章关键词

《古人抒怀话退休》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