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守住红线分好蛋糕是政府的必然作为

守住红线分好蛋糕是政府的必然作为

2013-10-24 03:19 作者:空中飞 阅读量:513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导读只有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加大对高收入的调节力度,降低中低收入者的税收负担,才能在二次分配领域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我国现阶段已经具备了多种技术手段和各种条件,来建立一个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占少数、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的橄榄型格局。

时事述评报道:“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为中国经济的腾飞奠定了基础。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差距的扩大已经进入了警戒线,虽然中国居民收入的绝对值在增长,但相对于政府、企业的收入来说占国民收入的比重逐渐上升,而居民收入的比重却在不断下降,中国社会收入分配差距,逐步扩大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差距扩大的主要因素,在于分配格局不合理,在于政府没有及时调整把“蛋糕”分好。收入分配问题不仅仅是一个民生问题或经济问题,而是已经和社会问题、政治问题纠结在一起,事实上正在成为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高增长固然塑造了诸多财富的神话,但占人口大多数的普通民众还是感到收入仅仅是“被增长”。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不合理已成为影响我国居民消费增长、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原因。“十二五”期间如何优化调整收入分配格局,成为推进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环节。开辟新的途径,改变目前分配格局不合理现状,正在成为“十二五”规划编制的重点内容之一。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和转变政府职能是我国“十二五”期间,乃至更长时期内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的两个根本性方向。

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己经走到亟须调整的“十字路口”,缩小贫富差距、解决分配不公问题十分迫切。国际上通常认为,基尼系数0.4是警戒线,一旦基尼系数超过0.4,表明财富已过度集中于少数人,该国社会处于可能发生动乱的“危险”状态。我国基尼系数已从改革开放初的0.28上升到2007年的0.48,近两年不断上升,实际已超过了0.5,这是十分严重的信号。必须像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一样,坚决守住贫富差距的“红线”。

如何守住“红线”?这就需要上下结合、标本兼治、多管齐下,在深化体制改革、调整宏观政策、注重初次分配、优先再分配改革等方面同时发力,争取用五年规划的时间实现国民收入分配的合理化、制度化。纵观两极分化的收入分配不合理的乱象,从浅层次看是经济问题;但从深层次看,则主要是体制问题、政策问题。对收入分配问题,一定要从体制运行、发展战略、政策调整和宏观决策机制等方面来研究和解决才有成效。

制度性的不公,所导致的社会矛盾,必然随着社会财富的急剧增长而更加尖锐。中国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垄断行业收入远远高于社会平均收入。而户籍、出身、企业身份等差别,则是拉大收入差距的推手。哪怕就是在同行业,同工种,在不同的区域都相差很大。昨天我在采访汉十高速公路行业时,一位张科长告诉我:“现在的差别不是一般的大,我原先在一个小县城的公路修建公司任总经理,管理300多职工,由于人多事少,每月工资加福利不到2000元,爱人要照顾孩子读书,办了留职停薪,每月600元,家里的生活很难维持。没有办法,我只好辞职外出打工,现在我的工作量与过去相比少了很多,可工资翻了5番,去年我在老家还带来了几名技术人员,他们的工资也增长了近四倍,真是两个世界”。

是呀,这样的差距太大了,应该调整到合理的比例。象这种收入不平等的例子太多,前几天网上报道:新华人寿前总裁月领退休金9.28万,说明国企的一些高管变成了吸血鬼,高的实在离谱。而许多基层工作人员待遇不高,有的单位人多精简被强迫内退下岗,一个月只给几百元的生活费,反差何等悬殊。更有甚者的是人民日报报道的,一名金融机构担任部门经理的王建华,去年她的税后工资加福利补贴约有70万元。就连她自己都感觉拿的不踏实,因为工资高得不符合国情。垄断行业的高工资与平民百姓产生巨大差距,加重了社会不公,不仅引起民怨,更会激化社会矛盾。

由于两级分化越来越严重,民间弥漫着三仇的心理:一是仇富,穷人看到富人就来气,“红眼病”的越来越多。二是仇官,认为贪官太多清廉太少,现在官场的腐败现象确实很厉害,造成干群关系紧张。三是仇警,恨警察,认为警察最坏,所以在警察出现问题后老百姓揭竿而起。贵州瓮安的动乱就是认为警察在处理一个女性的死因不公平,纠集几千人,烧了公安局。这是一个导火索。胡锦涛主席提出要增强忧患意识和风险意识很有针对性。要预防群体事件的发生,要求各级政府要做出预案,应急提前反应。所以现在看来我们应该增强忧患意识,把“蛋糕”分好,这是预防社会危机的首要方法。

当前,垄断权力带来的贫富差距受到了全社会共同关注。这个问题解决不好,肯定容易引发社会矛盾和风险。就企业内部分配不公来说,无论是对企业自身还是对整个国民经济稳定协调的发展,都是一个不利的因素。就对国有企业来讲,分配不公不仅压抑了职工的生产积极性,也成了少数经营者化公为私,侵吞国有资产的借口;对非国有企业而言,则容易侵犯职工权益,引发劳资冲突,导致企业乃至社会的不稳定。其中隐含的经济社会风险值得全社会密切关注。

据有关部门不久前对上海部分国有企业的调查,发现一些企业集团的正职经营者,最低年薪为20万元左右。经营者的实际工资收入,大约是高收入的一线职工的10倍左右,是一般收入一线职工的20倍左右,是低收入一线职工的30倍左右。显而易见,国有企业内部的收入差距,已经大大超过我国城乡之间或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这就需要建立规范的公务员工资制度和工资管理体制,逐步使其更加统一规范。完善国有企事业单位收入分配规则和监管机制,特别要加强对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的监管,加强个人收入信息体系建设来完善监管。

要扭转收入分配失衡,至少需五年。只有从初次分配、再分配和三次分配多管齐下,采取一揽子措施,才能解决收入分配的失衡问题。正如人大教授郑功成所说:“光涨工资难解后顾之忧”。提高劳动报酬、改变劳动报酬占初次分配比重偏低的现状,可说是中国收入分配改革的既定方针,但不能指望工资会突然快速增长,更不能把工资增长、劳动报酬的提升等同于最低工资标准的提升。我们的收入增长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通过涨工资来实现即期收入的快速增长,第二个是有稳定的安全预期,后顾之忧越少,才有胆量消费,才能有更有质量的生活。工资是现在拿到的,社会保险是未来预防的,职业福利有可能是年终奖、休假等等,工资要涨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光涨工资依然不能解决后顾之忧,因为社会保险是不可替代的,此外还要有职业福利,这样职工才会有归属感。

调整收入分配格局,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这就要加大对权钱交易、贪污受贿、无偿占有公共财产等腐败行为的打击和铲除力度,增加城乡居民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消除收入分配不公。目前仍然存在着许多不公正的收入分配行为,如拖欠或不给民工工资、在有盈利的条件下不给股民分红付息、偷税漏税、不给或少给专利使用费、不给或少给生产要素投入者应得的报酬、不干活而拿工资、超出了规定级别应享受的物质待遇等等。但是,由此所形成的各种收入,都属于不正当不合理的收入。权钱交易、贪污受贿、无偿占有公共财产等腐败行为所形成巨大的灰色收入、黑色收入,成为一些特殊人群的重要收入来源,严重挫伤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积极性,我们决不容许和鼓励这种现象的存在,要坚决打击和铲除这种对社会财富巧取豪夺的违法违纪行为。

借鉴国际上行之有效的反腐办法,努力建设完善的社会主义公正体系。如,实行官员家庭财产公开制,否则反贪腐必然是年年反来年年贪。只有堵住国企改制、土地出让、矿产开发等领域的漏洞,清理和规范事业单位工资外的各种津贴补贴,严禁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以及供水、供气、供电等企业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乱涨价,严查官商勾结、深入治理商业贿赂,才能从源头上消除滋生腐败的土壤。

只有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加大对高收入的调节力度,降低中低收入者的税收负担,才能在二次分配领域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我国现阶段已经具备了多种技术手段和各种条件,来建立一个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占少数、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的橄榄型格局。关键的问题,就是看政府有没有足够的决心和魄力。收入分配问题关系千家万户,关系国计民生,调整分配格局,缩小福利差距是政府必须正面应对的挑战,是公民型政府的必然作为。好在十二大五中全会已经绘出了蓝图,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说:“我们不仅要通过发展,做大社会财富这个大蛋糕,也要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把蛋糕分好,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改革分配制度,扭转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是大多数国人的期盼。政府调整后的收入分配方案很快就会出台,让我们抱以美好的期待,共同分享自己创造的甘甜果实。

(2010-10-2119:21:35)

相关文章关键词

《守住红线分好蛋糕是政府的必然作为》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