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炮
导读:鞭炮真正被当做武器也有,当时村与村经常发生森林地界纠纷,有时甚至大打出手,鸟铳都用上,全村人为了捍卫“边疆”,男女老少齐上阵,有一次,邻村趁我村许多人外出之际大举“侵犯”,砍伐森林,几个机智的村民,仿照《地雷战》,把鞭炮放在油桶里炸,噼噼啪啪,好似枪炮声,对方以为“大部队”来了,赶紧逃之夭夭,我村“以弱胜强”,靠的是鞭炮。
放鞭炮贺新春,在我国有两千多年历史。最早的爆竹,是指燃竹而爆,因竹子焚烧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故称爆竹。
无论是过年过节,还是结婚嫁娶,进学升迁,以至大厦落成、商店开张等等,只要为了表示喜庆,人们都习惯放鞭炮来庆祝。
我小时候很爱过年,过年有新衣服穿,有好东西吃,不用干活,还可放鞭炮。那时生活拮据,买多少鞭炮是经过计算的,房前、屋后、灶头(灶神公)各一串,每串长短不一定,有钱人放长点,没钱人放短点。那时鞭炮的种类不多,成串的就两种,一种叫“杉刺炮”(炮子小,成串像杉刺叶),一种是本地自制“土炮”。“杉刺炮”声音连贯,有些像火烧杉刺声,故而得名;“土炮”(农村人手工自己做的)响声不怎么连贯,比较慢,但比较便宜。一般家庭两种都买,供销社买的“杉刺炮”,在重点时段重点位置放,其余的放“土炮”,能省则省。这些炮是家庭放的,也就是“公家”放的,我们小孩不怎么计较。我们关注的是自己“私人”的炮,“私人”的炮一般也有两种,一种是两响冲天炮,一种是松油炮。两响冲天炮,一响往下弹,一响往高空冲,有的可达几十米,小孩顽皮经常打炮仗,把冲天炮变成“横冲炮”,攻击“敌人”聚集区;松油炮因为加上松脂,声音更响,威力更大,经常当“摔炮”用,好像手榴弹,也是主要攻击武器之一。
我们不仅用鞭炮打炮仗,还用鞭炮炸包菜,把鞭炮放在包菜心里,整个包菜炸得稀巴烂,当然这是背地里炸别人的包菜,更糟糕的是,我们还用鞭炮炸路上的牛大便,鞭炮的作用在小孩手中得到最大发挥。
“私人”的炮,也是有限制的,我家兄弟姐妹多,一人分不了几个,那么几个炮小孩是放不过瘾的。于是我们就到各家各户的房前屋后去捡没有响的炮,一个一个地捡,有时运气好,可以捡到成段成段的鞭炮,这样我们就可以解开一个一个地放。有一种鞭炮,芯烧没了,但没有炸开,我们也要,把它剥开取出硝,然后集中燃放。有时我们也做点小手脚,大人知道小孩爱放鞭炮,“公家”的鞭炮大多让小孩去放,小孩会借机偷拆一段占为己有,以备打炮仗用,大人不会去听响了几声,也听不出来。
把大串鞭炮拆成小段,乞丐“活学活用”“发扬光大”,在酒家门口如果听到三四响的鞭炮声,千万不要以为小孩闹着玩,肯定是乞丐来“道喜”,主人便要派人送红包,你如果“不知趣”,乞丐会走到大厅里当面“祝贺”。鞭炮声,就是问候声,敲门声,一定记住!
鞭炮真正被当做武器也有,当时村与村经常发生森林地界纠纷,有时甚至大打出手,鸟铳都用上,全村人为了捍卫“边疆”,男女老少齐上阵,有一次,邻村趁我村许多人外出之际大举“侵犯”,砍伐森林,几个机智的村民,仿照《地雷战》,把鞭炮放在油桶里炸,噼噼啪啪,好似枪炮声,对方以为“大部队”来了,赶紧逃之夭夭,我村“以弱胜强”,靠的是鞭炮。
当然,因为放鞭炮炸伤眼睛炸伤手,引起火灾的屡见不鲜,但人们绝不会“因噎废食”。鞭炮就这样让人欢喜让人爱,让人伤心让人恨,在爱与恨中辗转几千年。
田少宇